短篇搜查官:羊群的積極修煉
【明報專訊】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當羊還是狼?有人或選當一隻狼,認為與其成為被捕獵的對象,不如做捕獵者,避開被吃的命運。然而,羊真的無法改變被狼吃掉的命運嗎?曾任廣告文案、現協助不同組織發展領導技能的美國作家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所撰的文章〈 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Outlearning the Wolves :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a Learning Organization),或許可讓我們找到答案。
■搜查前導讀
以圈內羊群角度思考
收錄於《五項修練的故事》(David Hutchens’ Learning Fables,劉兆岩、郭進隆譯)的〈比狼學得快〉,以一群生活在鐵絲網中的羊群做主角,牠們安於羊圈生活,卻又無法掩蓋心中的隱憂:鄰近的狼不時走進羊圈吃羊,牠們認為「狼會來,就像太陽會升上來」,是無法易改的事實。
圈中有頭小羊叫奧圖,率先發願:終有一天,羊不再成為狼的早餐。牠認為大家要成為學習型的羊群,要比狼學得更多,才能有效保護自己。羊群受奧圖啟發,既興奮又憧憬,不斷學習,且提出不同創新的想法以阻止狼進入羊圈。縱使仍未找到最好方法,但至少羊群懷茼@同願景:終有一天,羊不再成為狼的早餐。
有天,奧圖不見了,羊群意會到牠被狼吃掉了。正當大家傷心沮喪之際,小羊麻里葉塔道:「我們嘗試了不同的事情,卻得到相同的結果。那告訴了你什麼?」牠又解釋:「光是改變做事情的方式是不夠的。我們也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察和思考方式,學習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學習。」羊群聽罷陷入沉思,想茼p何為奧圖之死賦予更深刻的意義、狼會有何想法和行動、如何實踐願景……不久,小羊可莉有新的發現,牠帶領其他羊在小溪的鐵欄上找到一小撮羊毛,推斷這恰是被吃的羊所遺下的。有一隻羊大膽臆測,狼是經過鐵欄下的空間進入羊圈的,下雨時小溪水流很急,狼無法越過欄下,故此只要控制好水流,便能阻止狼進入羊圈。最後,羊群合力將石頭投進溪內控制水流,讓水位維持一定高度,自此不再有羊失蹤了。
故事到此完結,但隨即帶領我們展開更深入的反思:我們所身處的團體或許就是「羊圈」,它可以是班級、學會、學校甚或任何組織。而我們皆可成為奧圖,即第一個發願者,推動旁人思考和學習,帶來改變。
■腦袋搜查令
安分守己 vs. 突破命運
作者在書中問道:「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激發出與生俱來的學習本能,協助我們完成最關心的事情?」他借用美國系統科學家彼得.聖吉(Peter Senge)提出的「學習型組織架構」(MIT模型)解說。MIT模型分成3部分:
•第一部分「結果」:組織要清楚將要產生怎樣的改變,且要制定出可衡量、貼近人們所想的結果,才能為團體帶來有力的變革
•第二部分「行動的領域」:即如何計劃和執行目標,才可達至結果。過程中我們可定立敢於挑戰根深柢固的指導方針,以催發出新的行為;亦可借用不同的理論及方法實踐邁向目標。然而,個人或團體變革的精力、意欲會隨時間不斷消減,故此亦要兼顧到「變動的領域」
•第三部分「變動的領域」:又稱「深層學習環」,當我們建立起讓團體可選擇參與行動的環境,即建立了變革持續及轉型的可能。團體中各成員懂得深層學習,就能發展出新的能力,對事情有新的認知與感覺,甚至產生新的態度與信念
現在,大家不妨再想一遍:你想當羊還是狼?狼吃羊,真是無法改變的定律嗎?所謂命定的事便必然無法易改?這種「無法易改」的信念,是經過試驗總結而來,抑或被他人言之鑿鑿地告知的?態度是我們觀看世界的眼鏡,若沒拭去塵埃,眼前就會模糊一片,盡是恐懼和焦慮。信念是指引我們飛行的指南針,如一直道聽塗說,沒看清眼前方向,注定只能循茼u舊的軌[前行,熱情終將殆盡。我們若抱持不經思考的態度和信念去生活,就無法為人生作出最合乎語境、最忠於自己的決定。
願同學能像故事中積極解難的小羊一樣,不放棄尋求出路,持續學習且倚仗團隊力量,推動自己與組織走向更團結、更光明的道路。
■想一想
(1) 你認為自己所處的團體正面對什麼挑戰?你和團體成員有什麼共同願景?
(2) 你與團體成員會如何建立學習圈以實踐目標?
陳嘉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學教師。
顧問老師:陳嘉豪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