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一站式速獲資料 可模擬噪音影響 推數據庫等4措施 環評需時料減半
【明報專訊】政府就優化《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程序提出4項改善措施,其中「中央環境數據庫」昨起分階段開放予公眾及環評顧問公司等使用。數據庫提供空氣質素、水質等多項環評所需數據,亦可初步評估道路交通噪音及建築噪音影響,在工程設計初期時測試不同方案。環保署稱數據庫可減省當局對調查背景的審查工作,預計4項措施可令環評程序需時縮減一半到18至24個月。有環團認為數據庫有助研究之用,但期望當局於環評勿單靠數據庫,仍需做生態評估,並向顧問公司提醒有關資料準確度。
環保署早前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匯報檢討環評程序進度,提出4項建議,包括建立中央環境數據庫、更新《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指定工程項目清單、更新技術評估要求及善用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的途徑。
含空氣質素水文噪音資料
中央環境數據庫由環保署斥資約300萬元、用一年開發,是本港首個擁有整體環境資源和環評資料的地理資訊系統,集合環評報告中與各種環境和生態相關的基線調查數據,包括空氣質素、水文、水質及交通噪音等資料,以及未來數十年的模型,數據庫亦提供工具分析初步環境及模擬噪音,設計對環境最有利的初步建造方案,例如比較兩條擬建道路於不同走線下所影響的人口及物種等。不過,環保署強調上述初步報告不可取代環評。
環境信息庫公開大眾
智慧工具只供倡議人
該數據庫的「道路交通噪音初步評估應用程式」預載地理空間和交通基建等數據,使用者可快捷地初步計算道路交通噪音水平,加快識別新發展項目潛在噪音影響,減少準備不同噪音緩解方案模型的時間。「建築噪音影響評估應用程式」則預載地理空間數據、較寧靜施工方法及低噪音施工設備資料庫,節省建築噪音影響評估所需時間。
環保署稱,現時會先將一般環境信息開放公眾查閱,同時使用該數據庫的人數上限為150;智慧環境分析及噪音模擬工具,現只開放予工程項目倡議人及其顧問公司,並會控制不超過50人同時使用。署方稱,環評顧問可查找、下載和使用可用的數據集建模或調查,減少環評需時並確保環評質量。
首席環境保護主任(市區評估)張展華表示,數據庫有助項目倡議人及顧問公司快速獲得數據,他們以往需在不同部門網站自行尋找相關資料,現可透過一站式的中央數據庫檢視相關資料。他稱數據庫包含過往20多年、近300個環評資料,讓大學用於學術科研,公眾可查閱普通資料,當局亦會確保數據更新。環保署副署長徐浩光稱,開放中央數據庫是最有效壓縮環評時間的方法,預計所節省時間中,三分之二來自數據庫的便利。
環團稱有助 倡勿依賴續評估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認為,當局建立中央數據庫「出發點係好」,可提供不同環境的基線資料供公眾參考,有助公眾、學術研究及顧問公司作研究之用。至於環評功能方面,他期望當局不會只單靠數據庫「當交足功課」,生態評估等仍需進行,「你M家有晒呢灠羷u資料,唔代表掌握晒最新生態狀G」,認為當局要清晰向顧問公司提醒有關資料準確度,「呢個(數據庫)唔係可以搬字過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