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之娛:大師電影夢
【明報專訊】荷李活殿堂級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隔逾20年再度自編自導,執導半自傳電影《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回顧自身追逐電影夢的動人經歷。
故事以史匹堡的成長經歷為藍本,講述少年森美(基比拿貝飾)自童年接觸電影後,對光影深深荌g,年紀輕輕便以8厘米菲林攝影機拍出不少新穎創作。然而,父親只當他的電影夢是無謂興趣,更因工作關係舉家搬到加州。面對陌生環境、同學排擠、家庭生活等不如意經歷,森美陷入低谷,失去追夢動力。直至一次偶然機會,他重拾攝影機,終於發現電影夢想對自己的意義——偉大的電影人都需經歷錘煉,方能成就傳奇。觀眾可透過電影,窺探成長經歷如何影響史匹堡拍出《大白鯊》、《E.T. 外星人》、《侏羅紀公園》、《舒特拉的名單》、《雷霆救兵》等經典作品。
■《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
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主演:米雪威廉絲、保羅戴路、薛夫洛根、基比拿貝、祖迪靴舒
片長:151分鐘
級別:IIB
上映日期:12月29日(12月17日起優先場)
「真.造夢大師」成績表
■延伸觀影
史匹堡22歲時獲環球影業簽下7年導演合約,成為荷李活大型片廠最年輕的電影導演。走過50年電影之路,他憑多部經典鉅作,為荷李活電影史矗立不少里程碑。
《大白鯊》(Jaws,1975)
史匹堡29歲時拍下此作,開創電影史上「暑假大片」(Summer Blockbuster)的先河,更在全球掀起「大白鯊狂熱」。本片奪得3項奧斯卡獎項,包括「最佳剪接」等,並獲提名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電影」等。
《E.T. 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外星人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亦是全球眾多觀眾的童年回憶,「E.T.」更從此成為外星人的代名詞。此作票房收入超越《星球大戰》(Star Wars),成為當時的電影歷史票房總冠軍,到1993年才被《侏羅紀公園》打破。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1993)
史匹堡執導的首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1993)是第一部廣泛使用電腦繪圖技術的電影,奪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等殊榮之餘,也令電影業邁向特效製作的新時代,更成為日後眾多特效電影如《阿凡達》(Avatar)的先驅。
《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
電影講述二戰期間德國商人舒特拉拯救猶太人的故事,口碑極佳,奪得7項奧斯卡獎項,史匹堡更憑此作首奪「最佳導演」。此作全球票房達3.2億美元,史匹堡將酬勞全數捐予猶太社區,以及作為納粹大屠殺教育用途。
《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
由湯漢斯(Tom Hanks)主演,是戰爭片代表作之一,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全球票房達4.85億美元。
《挑戰者1號》(Ready Player One,2018)
史匹堡近年的科幻電影作品,故事談及虛實世界發展、網絡文化、年輕人人際關係等議題,引起全球觀眾共鳴,不僅好評如潮,全球亦收穫5.82億美元票房。
文:陳綺雯
圖:洲立影片提供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