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電騙增2.5倍 刷單案熱門 警「視伏器」1.3萬宗案件資料 助市民辨風險
【明報專訊】今年首8個月警方接獲2018宗網上求職騙案,較去年同期的577宗增近2.5倍;損失金額約2.9億,較去年同期3670萬元增近7倍,兩者升幅均較其他類別科技罪案顯著。警方稱主要與刷單騙案相關,單一最大宗個案發生在今年6月,一名主婦在WhatsApp收到「線上助理」兼職招聘廣告,要求她往虛假網站刷單,事主獲數百元佣金後,按要求匯款約380萬元至不知名戶口做按金,事主其後欲提款卻遭對方以涉洗黑錢活動而拒絕,事件始遭揭發。
輸入可疑平台名稱電話 顯示4風險級別
警方上月30日起在「守網者」網站推出名為「防騙視伏器」的搜尋器,市民輸入可疑的社交平台帳戶名稱、收款帳戶、電話和電郵等資料後,搜尋器會比對資料並以4種顏色反映詐騙和網絡安全風險,提供防騙提示,截至昨日收到數百個查詢。其中紅色代表資料與詐騙舉報有關,屬高危級別;橙色代表有相近的詐騙舉報資料,屬中高級;黃色代表須提防「中伏」;紫色則是未有紀錄,惟仍需保持警惕。
警稱資料僅供參考 市民需自行核實
因應近月有市民舉報,接獲懷疑冒充衛生署人員詐騙電話,警方昨以衛生防護中心熱線為例,在搜尋器輸入「21252125」,搜尋結果為黃色;若加上「+852」,搜尋結果則是紅色,代表高危。網罪科網絡安全組警司范俊業表示,「防騙視伏器」資料庫至今有約1.3萬宗案件、約2.2萬項資料,來源包括市民報案資料、金管局等機構提供的資料、可疑電話號碼資料庫,如「小熊來電」,以及資訊安全公司資料庫和實時分析評分,如Check Point等。至於搜尋器會否導致遭人冒充的機構被「污名化」,范稱資料僅作參考,市民需自行核實,需要時可透過數碼足[判斷真偽,包括網購專頁成立日期、點讚留言是否來自其他國家等。他稱若發現搜尋器有錯誤或不當標籤,市民可與網罪科或資料來源單位聯絡以便調查和跟進。
警方首8個月接獲逾1.4萬宗科技罪案,較去年同期1萬餘宗增加約四成,損失金額約20.4億元,較去年同期約19.3億元升約6%。因應電騙案日益猖獗,警方上月底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四大流動網絡營辦商成立專責工作小組,以共同研究和執行可行的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