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委會:研康健中心院舍合作 上門助復康
【明報專訊】第五波新冠疫情有數以萬計安老院院友染疫,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表示,針對曾染疫院友出現「長新冠」徵狀及復康需求增加,相信難以單靠醫管局或現有外展隊人手應付,正探討推動醫衛局地區康健中心與安老院合作,例如由中心派出跨專業隊伍上門到院舍提供服務,或安排院友到中心接受服務或做運動,發揮基層醫療作用,並透露正研究推出先導計劃。
醫生倡增跨專業支援 營養師訂餐單
定期到安老院為長者診症的公立醫院老人科專科醫生鄭戩毅表示,染疫院友常見後遺症包括咳嗽、氣喘、有痰及疲倦,曾有患腎病及需「洗肚」的六旬男院友原本可自行走路,染疫後感到很疲倦,「行兩步就喘,要人扶住才可行幾步」。他說長者本身對復康需求已大,面對第五波很多院友染疫,相信社署「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外展隊「很難照顧這麼多長者」,希望政府增加跨專業人手服務支援院舍。
鄭戩毅以染疫院友吞嚥困難為例,指若能安排更多言語治療師提供訓練,「能吃到東西,對長者生活質素已經差很遠」,同時由營養師改善餐單,為有進食困難的長者設計分量少但營養高的餐單。他提到疫下院舍限探訪,不少家屬未能親手餵食,曾見有長者因此不肯進食或影響食欲,體重變輕;有院舍設恩恤安排,讓家人到獨立房為需要晚期照顧的長者餵食。
勞福局:「院舍外展」明年恒常化
被問有何措施針對支援第五波染疫並面對「長新冠」的安老院友,及會否考慮為安老院增撥資源及跨專業人手支援院友復康需要,勞福局回覆表示,社署2019年2月起開展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成立以地區為本的專業團隊,包括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為私營安老院住客提供外展服務,外展隊的言語治療服務亦支援合約院舍及自負盈虧安老院舍或護養院,為吞嚥困難或有言語障礙的長者提供服務,社署明年2月中會把試驗計劃恒常化,繼續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免費跨專業外展服務。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