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有廟 200客家屋 復育谷埔
【明報專訊】政府推動鄉郊古村復育多年,紅了沙頭角的荔枝窩後,有400年歷史的谷埔有望「接力」。這個位處沙頭角東南部的客家鄉由多條村組成,1930年代已建小學,60年代擴建,惟10多年後大量村民外出謀生,村落沒落,大部分村屋荒廢。港大建築學院以谷埔為起點展開沙頭角村落保育活化研究,發現村內逾200多間不同年代的村屋、東面碼頭的3座碉樓,見證客家村屋百多年建築演變,認為谷埔的建築具獨特價值;村口的啟才小學更是本港唯一學校與廟並存之三級歷史建築,是複合式建築特例,認為透過活化,修葺村屋,發展鄉郊經濟,吸引村民回流,長遠可成為可持續發展村落。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沙頭角於清末是新界東北重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近年因各種復育計劃而為人熟悉的荔枝窩,是清末沙頭角10個鄉村聯盟組成的「沙頭角十約」之一,亦即慶春約;谷埔於清末人口逾500人,是沙頭角最具影響力大村之一,不僅設有碼頭,後來更興建學校。
昔沙頭角大村 今人去樓空
相對荔枝窩,谷埔復村計劃仍處起步階段,鄉郊辦目前批出約1100萬元資助4個活化谷埔的項目,包括復育研究、口述歷史計劃等,當中港大建築學院去年獲撥款約200萬元,為荔枝窩及谷埔等多個村落做保育研究,研究團隊5月7日起在村內的啟才學校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至7月10日,展示研究結果。
不同時代村屋 見證百年變遷
港大建築系教授王維仁認為,要復育鄉村,首先要了解鄉村背景及建築特色,再擬定保育計劃。谷埔由多條村落組成,現存逾200多間村屋,大部分人去樓空但保存完整,例如清末的老圍是早期典型客家圍村的方形佈局,到民國初期,新圍及二肚已演變成長條形排列,村內的3幢碉樓,在19世紀末承擔茖旨H的防禦重任。
谷埔的客家建築類型則展現由清末作為原形的三開間合院逐漸過渡到民初的排屋,在材料與結構上見證了由青磚及瓦頂的土木結構,逐步演變成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化建築。
至於1932年建成的啟才學校,是民國期間新界常見的建築類型,結合南洋殖民樣式的前廊,以及立面的拱形門廊和花瓶裝飾欄杆;建築本身為三開間格,右側廳闢為協天宮,供奉關聖帝君,不但是香港複合式建築的特例,亦是谷埔村重要的公共建築。
荔枝窩先例 村民願共訂活化
王維仁稱,谷埔大部分村屋人去樓空,但村民有見近年荔枝窩推行多項復育計劃,凝聚村民、農夫、學者及藝術家,故願意與港大合作,共同擬定活化谷埔計劃。他說現時活化歷史建築項目由單一機構負責復修,然後再分租出去,商業味較重,他認為村民參與程度可較大,「就算不是主導,村民的角色亦可以大一點,因為土地始終是他們的」。
逐點復育終成面 盼吸回流
王續說,復修啟才學校只是活化的第一步,下階段會修復學校旁邊的擴建校舍,以及復修老圍其中一間村屋,供遊人歇息及補給。他又稱,復育計劃初期資金有限,會「逐點去做」,之後「不同的點會連起來,中間存在無形的線,最後變成一個面」,吸引原居民回流,令鄉村可持續發展。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