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香港農業

[2022.05.19] 發表
港大2013年開始在荔枝窩與多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商業公司、當地村民等合作推動復耕,亦吸引非原居民進駐耕種和創作,長遠期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鄉郊社區。
(圖2)Swan

【明報專訊】香港食品大多來自內地與海外,本地農業生產規模較小,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本地農業以小規模密集的蔬菜及禽畜、園藝作業(包括花卉、可食用作物等)為主,目前本港約有2500個農場、直接僱用約4300個農民和工人。2021年本地農業生產總值為13.84億元,本地農產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的1.6%。

.表1:本地農產品生產量(公噸)

.表2:本港農業用地

■本地農業近年發展

2021年《施政報告》公布未來支持漁農業發展的願景,包括更主動協助業界善用「農業持續發展基金」;期望古洞南農業園完工啟用後可推進農場管理現代化;透過漁護署積極推廣智能溫室科技,並透過發展精準及自動化的水耕生產技術,協助業界提升效率及善用生產空間等。

◆1. 復耕水稻

1954年香港稻田面積約9466公頃(約94.66平方公里),佔當時整體耕地面積約一半,較現時全港約740公頃(約7.4平方公里)的常耕農地高出11.8倍。1950年代本港每年產米接近2萬噸,後來隨着經濟轉型及從外地輸入食米,本地水稻種植業逐漸式微。現時本港食米大部分從外地進口,本地生產水稻估計每年產量5至6噸,為食米全年進口量約27.6萬噸(2021年數字)的約0.002%。

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2005年獲政府撥款在塱原濕地推行濕地管理及保育工作,兩環團2009年在塱原種植水稻,供雀鳥覓食,其餘水稻出售,同期亦有農戶及團體戶陸續加入復耕本地米行列。

無資助恐難自負盈虧

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表示,復耕水稻需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每年2月要前期準備,如翻土、為穀種發芽及育苗;3月需人手插秧,後要追肥、除螺及杜蟲等; 7至8月收割時要打穀、曬穀。她說,每年夏季天氣不穩,「早造」(3至8月)容易因暴雨或風暴影響收成。面積約1公頃(約0.01平方公里)的塱原米田,每年兩造米產量約1.5至2噸,以現時「市場價」每公斤約100元計,每年收入約15萬至20萬元,倘無資助相信難自負盈虧,如政府希望本地量產稻米,相信要有政策配合或向農戶提供資助,才有望進一步提升產量。

1960年代漁農處(漁護署前身)為保育其時盛行的稻米品種,向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國際種子銀行)提供稻米種子作存護。近年漁護署有見本地種植稻米的農戶增加,將保存的香港水稻種子重新引進,希望令昔日遠近馳名的「花腰仔」再在港生產。漁護署表示,2021年曾為本地農戶舉辦講座,並派發稻米種子供農戶試種。署方認為與種蔬菜相比,種植稻米需要較廣闊農田和更充足水源,且種植期亦較長,一般為3至4個多月;此外,稻米收成後,需適當儲存及處理方可售賣。不過,由於種植本地稻米競爭並不激烈,漁護署認為本土稻米有一定市場價值。

◆2. 室內水耕場

本港蔬菜供應依賴進口供應,2020年本地生產蔬菜佔本港市場供應的1.6%,除傳統土耕農場外,近年香港亦出現室內水耕場,可於工廈內種植蔬菜。

室內水耕場比傳統土耕大幅節省土地、用水量和種植時間,新加坡室內水耕場公司Sustenir Agriculture於2019年起擴展至香港,於屯門工廈設立2.5萬平方呎水耕場,種植羽衣甘藍、生菜、火箭菜。室內水耕場設活動式種植架,每一排都可有限度橫向移動,每間種植室只需留下一條通道,其餘面積都可用來放置種植架,對寸金尺土的都市而言可盡用空間。該公司創辦人Swan表示,本地種植有多個優勢,包括符合環保原則,據其公司研究,澳洲東岸布里斯班種植的生菜運到新加坡出售,每公斤二氧化碳總排放量達7.2公斤,當中6.8公斤源於物流,本地種植可減物流距離,有助大減碳排放;而外國進口蔬菜由運送至上架,保質期大多過半,本地種植蔬菜較新鮮,有助冷藏存放時間增加;本地種植蔬菜亦可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活動。(圖2)

研自動收割自動監察

本地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2019年構思將其大埔工業邨內的室內魚菜共生水耕場升級,同年底和合作公司及生產力促進局開始共同研發工作,包括自動化的排產系統、實時狀態分析及警報系統、巡邏機械人、洗地機械人、人工智能監察生長系統及自動化收割系統。該公司科研部經理陳國緯表示,以往員工憑肉眼觀察收割蔬菜,人工智能助蔬菜收割工作更精準,以及可監察蔬菜的微小變化,助調整水質和燈光供應。該公司項目總監譚嗣籇表示,自動化收割系統可提高收割效率,並可提高種植車間的實際運用面積比例。

◆3. 鄉村復耕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的團隊2013年起復耕荒廢逾30年的荔枝窩農田,並利用當地資源生產醃製食品、手工製品等,建立「荔枝窩製造」品牌。為進一步推動鄉郊可持續發展,負責活化計劃的港大團隊近年試驗「農林間作」,保留農田樹木,種植「耐蔭」植物如咖啡豆及玉薑等農作物,令耕種與生態並存;2020年該團隊設立食品加工場,進一步將農產品商品化,長遠建立產業鏈,並希望將本港的再生農業提升至足以維持當地社區經濟的生產規模,令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港大團隊復耕荔枝窩農田時,當地只有一戶常住村民,其後陸續有村民回流,至今有16戶常住成員,包括6戶原居民,亦吸引不少人駐村耕種和創作。荔枝窩復耕農地面積約6公頃,有試驗種玉薑、紫蘇等,而現時最主力種植的是700棵咖啡樹, 2020年已有300包掛耳包應市。港大團隊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期望帶動的不單是咖啡豆,更包括鄉郊可能的經濟模式。她亦期望重塑更多當地舊有風貌,建立可持續的鄉郊發展。

長春社與香港鄉郊基金於荔枝窩推動復耕,當中於2018年試驗在當地重新引入米魚,參與復育計劃的淡水生態學者、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員蘇英健表示,重新引入米魚對當地生態及農耕活動有意義,因米魚進食藻類的習性有助淨化水源。

此外,荔枝窩鄰村蛤塘1960年代盛產果樹,近年有一戶村民重返並重新種植果樹,本地藝術家陳芷瑤與其他藝術家利用蛤塘的水果如石榴、楊桃等,加入茶葉香料製成「康普茶」,盼能以蛤塘為起點,善用果農的剩餘生產,令更多人留意本地種植水果。

●模擬試題

(1) 利用資料,解釋「本地農產品生產量」及「本港農業用地」圖表的數據特徵。

(2) 根據資料,試就推動香港本地農業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3) 政府推動香港本地農業發展時可能面對什麼挑戰?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相關概念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農業改革(agrarian reform)

耕作農業(arable farming)

鄉郊地區(rural area)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53期]

更多教育
概念解碼:可持續發展
【明報專訊】據環境局網站,現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最被廣泛採用的定義,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1... 詳情
生活看通識:社交媒體
【明報專訊】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witter……打開手機便能看見來自各大社交媒體的通知,社交平台已融入... 詳情
觀點與角度:應否立法規管眾籌平台?
【明報專訊】眾籌平台為近年流行的集資渠道,亦有眾籌行動涉及社運。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2022年4月稱有需要制定專門法例規管眾籌平台,... 詳情
新聞有常識:全球最高氣象站
【明報專訊】中國有科學考察團隊於非常高的地方設置了全球最高氣象站,它在哪裏呢? ◆新聞節錄 中國「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團隊... 詳情
真假fun一fun:西班牙番茄節
【明報專訊】西班牙東部華倫西亞省市鎮布尼奧爾每年8月下旬舉行「番茄大戰」,吸引國內外民眾前往互扔番茄。據大會統計,每年大戰用掉的熟番茄達16...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