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思考就是我的戰鬥」 以女人之名 吳爾芙

[2022.05.17] 發表
多思考日常生活與身邊微小的變化,探尋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建立理性與感性的思維。
電影Vita & Virginia以吳爾芙與薇塔關係為主題。
《自己的房間》英文書名為A Room of One's Own,1929出版。(左圖為2017年出版的版本,右圖為中譯本)
台灣歌手田馥甄(Hebe)的歌曲《自己的房間Stay》,MV開首引述《自己的房間》「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關起門不要對自己說謊。」

【明報專訊】《自己的房間》多年來備受讚譽,原本是應邀演講的講稿,經再編撰而成了經典,與吳爾芙在演講中提出女性創作解放的思想有關。她演講的時候,為1920年代後期,女性的自由相比於男性受更多限制,她在演講稿中,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得出女性要有創作自由,便要拋開財務、空間限制的立論,她的發言「一言驚醒夢中人」,獲視為重要的女性主義宣言,奉為經典。

■為何要讀?

「百大最佳非文學作品。」

——《衛報》、《時代雜誌》

「她的作品表明了讓對方了解我們內心生活的重要。」——《TedEd——為什麼你要讀

維吉尼亞?吳爾芙》

「將《自己的房間》視為女性主義作品的奠基之作,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 」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教授

雷切爾·鮑爾比(Rachel Bowlby)

■誰是吳爾芙?

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國女作家,吳爾芙為她婚後跟隨丈夫的姓氏。吳爾芙父親來頭不小,是英國的爵士,也是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吳爾芙雖生活無憂卻並非一帆風順。她長年遭受抑鬱困擾,十多歲的時候先後經歷母親及同母異父的姊姊離世,20出頭時父親也離世。而她雖然有丈夫,然而她的感情生活亦複雜,她與另一女作家薇塔(Vita Sackville-West)的情感常為人道,2018年時更有以描述她倆關係的電影Vita & Virginia上映。吳爾芙的作品甚多,除了《自己的房間》,小說《到燈塔去》、《達洛維夫人》、《奧蘭多》也相當有名。

她小時候家中有一份報紙——《海德公園入口新聞》(Hyde Park Gate News),其實就是她與姊姊在哥哥的協助下製作的家庭雜誌,以報紙形式記錄日常大小事。吳爾芙的作品擅於從日常微小的活動中探尋內心的情感變化,她經常思考,在日記中曾寫下「思考就是我的戰鬥」(Thinking is my fighting) 的話。因《自己的房間》而被視為女性主義先軀的她,於59歲那年,受情緒病困擾而投河結束生命。

■為什麼會有《自己的房間》?

1928年10月20及26日,吳爾芙應邀分別到劍橋大學的兩間女子學院演講,主題是「女性與小說」,及後她將兩次演講內容合寫成文發表。發表後再就此文增刪,寫成《自己的房間》一書。在吳爾芙身處的時代,英國女性地位低微,即使有投票權,但有一定的年齡及財產要求,直到她演講的那年,即1928年,女性投票的年齡及財產限制才放寬。因此吳爾芙發表的演講提倡女性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創作空間言論,在當時來說可說是相當前衛。

■《自己的房間》在說什麼?

吳爾芙在作品中,以第一身的經驗,思考「女性與小說」的主題,她在文章首段這樣說:「在一個小時的演講後,給你們一塊純粹真理的金塊,包裹在你們的筆記本的紙頁之間,永遠保留在壁爐架上。我力所及的,不過是在次要問題上,為你們提供一點意見——女人如果打算寫小說,她必須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為全文的立論。文章內容以闡述為什麼女人要有錢及房間為主,而當中她以假想莎士比亞有一個具才華的妹妹來解釋女性在創作上的限制——例如無可避免要照顧家庭、為生計而放棄創作等,最終她認為女性要有創作自由便需在物質、思想上得到自由才做到。她文中最後認為,只要有基本穩定的收入、有各自空間(各人有自己的房間),便可以培養出自由習慣,能好好的觀察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自在表達意見,最終莎士比亞的妹妹(以此比喻有才華的女性)便會出現。」

■這作品有什麼好看的?

顛覆固有價值觀

雷切爾·鮑爾比(Rachel Bowlby)認為,《自己的房間》之所以成經典,在於文中顛覆固有、因性別而帶來的價值觀差異:「她以足球和購物的對比,做了個機智精闢的類喻。吳爾芙說到,「足球和運動比賽『重要』;追逐時尚、買衣服則是『瑣碎』,這些價值觀不免從生活進入了小說」。隨後,她親手顛覆了這種價值觀,用筆端帶領讀者去「血拼」:「在想像中,我進了一家商店,那裏鋪着黑白相間的地板,四處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緞帶,非常漂亮……」她轉身用公共空間的感官和審美樂趣看,而不是享受快樂的消費者。而鮑爾比指,演講主題雖然是「女性與小說」,但吳爾芙沒有用過去「傳統方式」去探討主題,而是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每一個生活場景作闡述,也是一種顛覆。例如,吳爾芙問,有沒有任何作家曾經寫過關於女性之間的關係?或者為什麼沒有更多關於女性生活的書籍?

■必學!

「無關緊要」的細節

吳爾芙擅長「以小見大」,從瑣事中思考事情。如果是你來描述一場午餐宴會,你又會如何切入?

「小說家總是使我們相信,午餐聚會如果是值得回憶的話,那必定是因為有人妙語連珠或者行為得體。但是他們很少花一點筆墨來描述所吃的食品。」——《自己的房間》

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中展現了她對日常生活場景的觀察力,例如她在提及一場午餐宴會時,便留意到過去小說家如果要提及關於午餐的回憶,都不會提及午餐的美食,因為「慣例」上這些美食對於想表達的主題無關緊要,但在她看來,把這些「無關緊要」的細節、瑣事(如美食)一一記錄,也是能描述出午餐時美好氛圍的重要元素:「不必匆忙。毋須閃光。除了自己本人之外,不必成為任何其他人。……人生似乎多麼美好,人生的報酬多麼甜蜜,此恨彼怨多麼微不足道,志趣相投的友誼和交往多麼令人驚歎。」(《自己的房間》)

■寫作小貼士

描寫場景中出現的細節可以營造氛圍,例如描寫宴席上的美食可以令人聯想到愜意、美好的氛圍,甚至借此帶出參加者的心情。

文‧鄭惠霞

圖‧sdominick@iStockphoto、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星笈中文 第064期]

更多教育
旁徵博引:戰亂中的中國文學作品
【明報專訊】俄羅斯與烏克蘭對戰3個多月僵持不下,復課後藉機跟同學討論國際大事,同時認識中國古典文學中戰爭主題的作品,了解戰爭對人民的影響。不... 詳情
備戰文憑:2022 DSE中文科的啟示 卷二:選答最熟悉的陌生題
【明報專訊】問:蒲sir,您是品味生活的咖啡師,亦是書寫人生的作家,更是培育後進的中文老師。真佩服您能兼顧得那麼好! 答:實在這亦是見... 詳情
備戰文憑:2022 DSE卷三試後分析——多留意儒家思想
【明報專訊】■甲部 依序聽/做下去即可 問︰蒲sir,2018、2021,甲部都愛引用成語,今年則多引用古文金句。 答︰你...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