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
【明報專訊】內地新冠疫情反覆,波及多省市,上海3月28日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兩區先後「封閉管控」。在「應隔盡隔」命令下,上海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者近30萬人被「落實管控」。4月11日上海按各區疫情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限制市民外出。
各區分3級防控 有社區收不到物資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稱,將按疫情程度於不同小區實施「7天封閉管理」及「7天居家健康監測」。當局規定,「封控區」居民不准離家;「管控區」不准離開小區;「防範區」可「微解封」,居民可於所在街鎮範圍活動,但嚴格限制聚集規模。
上海3月28日劃江封控後,白米、蔬菜等生活物資緊缺,網絡上幾乎每天都有居民就斷糧求救。有斷糧的小區示威要求派發物資,美國更發旅遊警示呼籲公民勿前往上海,美國總領事館讓非緊急僱員和家屬撤離。中國商務部4月12日表示,已組織11省建「聯保聯供」機制向上海供應蔬菜米麵。國家發改委稱,加強對上海的運輸保障,已有多批蔬菜、白米等物資通過鐵路支援上海。
上海亦加快建設方艙醫院,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最大方艙醫院4月9日起分批建成,可提供5萬牀位。指導上海抗疫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4月4日表示,要以更堅決態度、更徹底措施、更迅速行動,有力推進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專家促考慮在家隔離
不過,上海出現要求居家隔離呼聲,網上一度出現倡議書。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4月8日發表文章,引用中國疾控中心周脈耕團隊關於疫情爆發3個月內武漢及中國其他地區的額外死亡率(非新冠直接死亡人數與沒新冠疫情的同期比較下,新增的死亡率)研究指出,慢性病死亡率增21%,糖尿病死亡率增83%,自殺死亡率增66%。
繆曉輝指出,上海醫療資源緊張,估算全面封控後額外增加的糖尿病死亡人數可能逾2000,其他急慢性傳染病額外死亡人數亦不能忽略,提出讓符合條件的Omicron感染者居家隔離以減輕醫療系統壓力。他亦質疑,封城政策持續時間已超出Omicron潛伏期,仍新增單日兩萬宗感染,呼籲慎重看待「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的必要和代價,必須考慮封閉期間各種次生災害。
◆Quicktake
‧上海市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根據小區疫情嚴重程度實施「7天封閉管理」及「7天居家健康監測」
‧專家呼籲留意封控防疫引起的次生災害,如慢性病死亡率增加
●思考題
試評估中國實行封區防疫,對經濟發展及社會造成的影響。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bit.ly/3pcIhbs有效期30日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