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憂「結果為目標」忽略諮詢
【明報專訊】李家超稱未來三大施政方向之一是「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昨日多次強調以結果為目標,單是開場演辭已提及3次,更以與內地通關作例,稱兩地做法原本差異很大,經多次討論後去年底原可達成共識,惟最終因新冠病毒Omicorn變異株而未見結果。有團體憂慮「以結果為目標」會忽略諮詢,最終結果未必是市民所想。
被問程序是否次要 李:結果代表一切
李家超說,做事除要符合程序,更要以結果為目標。被問到程序是否次要考慮時,他說市民不滿政府,原因或是他們見不到所期望的結果,強調「結果代表一切,結果是最客觀的」。他舉例,去年底與內地通關「已到龍門口」,兩地商討時有不少差異,最後都能解決問題,「如不是Omicorn,大家都正享受(通關)結果」。
翻查資料,李家超上月初引用「緊急法」豁免興建隔離設施的落馬洲河套區工地,可不受本港法律限制,工程包括一條接駁深港兩地的臨時橋樑,惟政府公布豁免時,內地建造的橋樑已近乎完成興建,有媒體對照衛星圖片,顯示臨時橋樑在豁免前5天已出現,引起質疑。
狄志遠:合理程序與效果無衝突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說,近年內地發展也增加市民參與,反而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來屆政府或將精簡發展程序,他憂慮會忽略規劃發展過程中的諮詢,意見不全面,最後結果不佳,亦未必是市民所想。新思維狄志遠認為,合理程序與效果沒有衝突,政府程序需更有效率,但是否達至程序公義,底線是讓民意表達。
外界關注警隊出身的李家超缺乏財金經驗,他昨兩度被問到相關問題時表示,特首要有領導才能,吸納人才可令團隊具多方面強項。
(特首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