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古代什麼人要考牌?
【明報專訊】當保安要有保安人員許可證,想成為健身教練必須持有健身教練執照。電工牌照、山藝證書……考牌需就讀課程,通過考試,代表你已得到認可,成為範疇內合資格的專業人士。文憑試證書可算是中學生「執照」,證明你具備中六學歷,望同學日後能成功考取「中國語文科執照」。
走路原來有例可依
前文提及走路也該考執照,以確保人們懂得正確的走路規則。你或好奇:三歲孩童尚已學會走路,但街道上不時會聽見有人被訓示「你識唔識行路謘H」、「睇路啦!」
走路,最基本是走在正確的道路,行人走在行人路上,不踰越單車徑;在人來人往的梯間中,「左上右落」避免「撞車」等。這些可說是坊間約定俗成,沿用既久對走路公認的規範。古代人們走路須依照規矩,我們若身處當時,真可能不懂「走路」。
常聽說「男左女右」,《禮記•王制》規定:「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逾。」早在先秦時期,男女不能同行,男右女左車中間;父子同行時,子要走在父後面;兄弟要如群雁飛行一樣,相次行列;朋友之間要平排並行。《大唐開元禮》記載:「凡行路巷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四項規則。在階級觀念分明的古代,平民百姓要讓路給貴族官員;年幼者讓路予年長者,長幼有序;背負裝載較輕物件的要讓負重的先行;出去的人要讓路予進來的人。
南宋朱熹的《童蒙須知》詳細規定兒童走路的禮節,「凡行步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卻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走路體態要端正,維持適當的步速,不快不慢,不宜上躥下跳,匆忙奔走;若父母長輩呼喚你的時候,當快速走到面前,不可紓緩。
古今師表皆要專業資格
現代當教師須就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教育除讓學生學習各範疇知識,更培養小孩教養和文明的基石,是影響小孩未來的一大因素。如此重負,教師固然不是隨便說當就當,深怕誤人子弟。在古代,什麼人方可以當教師?
「執照」就如貨物的「品質保證」,門檻若設得太低,業內會充斥太多水準不夠的「爛貨」。為免有南郭處士濫竽充數,牌照是必須存在的,而且標準要拿面o宜。《文獻通考》言宋神宗元豐時期大興學校,而天下教授者卻只有五十三員,「蓋重師儒之官,不肯輕授濫設故也」,以科舉取錄者出身為選拔標準,所用者經過遴選,方能獲取「教員許可證」,重質不重量,寧缺勿濫。
拿到教籍並不代表「上岸」,一勞永逸。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頒行「教官考課法」,考核方式是「以九年之內科舉取中生員名數為則,定擬升降」,即學生的成績與教師的升降掛u,教出較多優才生可獲升遷;若學生無長進,甚至未有中舉者,教師則被評為不稱職,降黜別用,最後註銷執照,「牌都冇埋」。
做皇帝都要「考牌」?
任何職業牌照、專業資格,可說是「只要有恆心,總能考到個牌傍身」,但有種資格在未離開母胎之前已注定,非常現實,那就是皇帝身分。若說「考皇帝牌」有什麼要求呢?可能是皇族血統,或為人要夠心狠手辣吧。
考牌的本義,就是讓人透過學習、考核得到專業知識與資格,並且遵從特定規矩。什麼是「規矩」?規本義是畫圓的工具,可理解成圓規;矩本義是尺,是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二者後來引伸為守則。《孟子?離婁上》云「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就算你有離婁般特強的視力、公輸班(魯班)般精湛的技巧,但如果沒有圓規和尺,也無法畫出方形圓形。縱使你有師曠般耳朵靈敏,甚知音律,沒有調音器輔助也無法調出準確無誤的音準。孟子要表達的主旨是「凡事當要講究規矩,才有所成」。
欲當皇帝固然要「識投胎」,拋開先天的條件,當個好皇帝,考獲「賢君牌照」確實有準則需要遵行,那便是治國之道。續孟子之說,即是仁政,就是關心人民疾苦,解民倒懸,贏得人心。「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規矩大多由上而下,上行下效,在上者無道,在下者無法度可依,這樣的國家還能保存下來,那是僥倖。
牌照的認受
冠軍殊榮可說是一種實力牌照,然而對手資質、參賽人數、運氣等各樣因素,左右茷a軍含金量的高低,也就是牌照另一個核心——「認受」。群眾心中的冠軍,才是真正的冠軍,關鍵在於得到群眾相信和認可,否則獎牌、獎盃只是廢鐵,證書等同廢紙。
任何政權都要面對認受的問題,單靠高壓維穩不能長治久安,戴皇冠、披龍袍並不代表你是「真國君」。早在堯舜被推為部落領袖、西周的周天子被諸侯國尊為天下之共主,但到東遷的周平王儘管仍是名義上的共主,卻已得不到諸侯的尊重,無法統有天下。有謂「有君主之牌,而無君主之實」,牌照在這時無任何意義了。
老子說:「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統治者,百姓打從內心尊重,知曉他的存在就夠了;次等的是親近而讚美他;再次等的是畏懼他;最劣等的是輕侮他。簡單來說,真正受人景仰推崇、升上「神^」的人,壓根兒不需要牌照、權威壓人來博得別人尊重及證明自己,牌照對他們而言,只是行事上的儀式而已。
文:何雋彥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