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息講場:成人中——告別幼稚走向成熟
【明報專訊】不同社會對成人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其中的甜酸苦辣,卻異曲同工。這些種種,正在經歷的人來不及理解,走過了的人沒空回顧,能夠準確觀察的,也許就只有那些為成長這個課題荌g的導演們,他們留下的作品,讓少年人在成長的階段中多一點共鳴,讓我們回味年輕時的點滴,同時也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對青b歲月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苛責。
//各地成人禮 為自己負責/
成人,從古到今都有茩垠n的社會含義,代表個體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代表他們的身體成熟,可以傳宗接代。在中國古代,男女的成人禮分別稱為「冠禮」和「笄禮」,在男子20歲和女子15歲時舉行,禮後他們便可以嫁娶。日本現代成人禮為20歲,女生會穿著和服,男生則穿著正裝參加祭典,象徵正式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決定負責。在南美洲,人們會為15歲女童舉行盛大如婚禮的慶典,廣邀親友出席。此外,不同宗教也有成人禮習俗,例如猶太教就在孩子13歲時冠以成人地位,象徵他們經過多年修讀經書,為信仰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當然,這些年齡和現代法律上的成人年紀可能有出入,卻標示了各種文化對「成人」的期許和鼓勵。
//時光檢測 回看「我」真的變了/
然而,成人禮不過是一刻的事,從懵懂孩童到長大成人,卻往往是一段漫長的摸索。成長的界線模糊,其中的掙扎豐富而複雜,亦因此成為一眾導演不厭探討的議題。要記錄成長,最真實莫過於長時間追蹤一個人物的生活。在2009年上映、由香港導演張經緯執導的《音樂人生》,內容講述音樂神童黃家正的成長。黃家正就讀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11歲已遠赴捷克與專業樂團合作。然而,鎂光燈下的他到底怎樣成長?父子之間的愛恨、兄妹之間的矛盾、同學之間的相處,都是十多歲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他的同學笑說:「黃家正(自負得)把自己當做神」。為時6年的拍攝,卻讓觀眾看到音樂神童最想成為的,不過是個「有意義的人」。
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電影《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雖然是劇情片,但同樣長時間追蹤角色轉變,捕捉成長的甜酸苦辣。電影講述小男孩Mason由6歲到18歲在單親家庭的成長故事,捕捉他認識父母、老師、異性、夢想、危機等課題的經過。導演起用同一批演員,拍攝過程歷時12年,由小演員6歲一直拍到18歲。開拍的時候,導演只有簡單的角色設定,劇組每年翻看過去一年拍攝的劇本,順勢繼續創作劇本。因此,電影過程流暢動人,把時光的流逝刻劃得淋漓盡致。
//叛逆與性的探索/
籠統來說,成長相關的電影涵蓋兩個主題,包括叛逆與性的探索。叛逆是為了挑戰傳統的權威、框架,從而確立自己的個性與價值;而對異性的好奇,則是青春期荷爾蒙發作下,少男少女必須處理的課題。因為文化地域和時代背景的差異,各地關於成長的電影風格也迥異。
成長沒有定式,也沒有定案。在短短十多年的少年期,人要學會的事情好像沒有盡頭,面對的糾結亦不容易拆解。青b歲月能夠輕狂固然是福氣,過後回望百看不厭。然而,在成長粗心、狂暴中一沉不起的大有人在。有關成長的電影把這些印記記錄下來,為觀眾在成長的路上提供一點共鳴、陪伴,也讓大家記起,我們都是這樣走過的,對後來的人,不如仁慈一點,讓彼此成長的腳步更輕一點。
《作死不離3兄弟》(3 Idiots,2009)(圖)
《小孩不笨》(I Not Stupid,2002)(圖)
《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1989)(圖)
《煙花》(1993)(圖)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圖)
《愛在暹羅》(The Love of Siam,2007)(圖)
文:程沛
圖:劇照、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5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