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精神科服務需求增 設護士診所支援 用工作紙助病童紓緩情緒
【明報專訊】近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需求增加,該科病人在九龍西醫院聯網首次求診平均需輪候兩年。聯網前年推「綜合模式護士診所先導計劃」,新症病人平均在見醫生的3個月前,可獲專科護士評估。護士診所在治療過程亦提供支援服務、監察藥物成效及副作用,有病童在巴士遇沒乘客上落車的車站會發脾氣打人,護士診所以工作紙列出「我要到達目的地才下車,所以車站沒有人下車是很正常」,助他紓緩情緒,並減少入院次數。
見醫生3個月前獲護士評估
葵涌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2019年起推「綜合模式護士診所先導計劃」,每年平均服務2000人次。計劃針對新症和舊症有兩類流程,患有專注力失調和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等,並符合年齡要求的新症兒童,平均在面見醫生的3個月前,可先獲專科護士檢查及評估,患者候診期間病情有變能獲照顧,亦能使醫生診症時有齊備的資料,經醫生診斷後如有需要,會在護士診所繼續跟進。舊症病人需獲醫生轉介才能到護士診所護理。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顧問護師陳潔萍表示,護士診所同時提供過渡期服務、親子關係小組等教育,盼成為病人出院後步向康復的橋樑,「見到有病人出院後,因為屋企人不懂如何處理,導致最後又亂晒大龍」。
現就讀中三的樂樂患有自閉症及輕度弱智,升中後因未能適應新環境,引致焦慮和行為轉差,經常發脾氣或大叫打人。樂樂媽媽表示,當時兒子做數學功課時若久未見答案有「2」字,或在巴士遇沒乘客上落車的車站,就會發脾氣,試過上前攻擊其他乘客,「好像帶茪@個計時炸彈在身旁」。
樂樂獲精神科醫生轉介後,去年3至10月獲轉介至護士診所,診所以故事和工作紙教樂樂處理壓力,如列出「我要到達目的地才下車,所以車站沒有人下車是很正常」,或以「黑豆白豆」助他分辨正面和負面情緒。陳潔萍稱樂樂曾在兩個月入院4次,經護士診所輔導後,半年來只入院3次,形容進度比預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