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腊濕地破壞10年 地主申發展 10年前申建國際學校不果 環團憂鼓勵「先破壞後建設」
【明報專訊】西貢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白腊,擁有大片季節性淡水濕地,然而該地自10多年前開始遭破壞,最近變身「休閒農場」,成為本地旅遊熱點。城規會6月下旬首次接獲申請於當地一幅面積約1.4公頃的農地作「郊野學習∕教育∕遊客中心」,申請人表示,該幅農地擬發展「西貢白腊自然教育園」,會興建多幢建築物,包括一幢客家土樓及一條「風雨橋」等,以推動自然及生態教育。長春社稱該幅土地遭破壞逾10年,其間地主申請興建國際學校但不獲批,現時又提出興建教育園,批評「換湯不換藥」,擔心若獲批准會傳遞錯誤信息,以為「先破壞、後建設」的方式奏效,表明反對申請。
明報記者 馬耀森、陳詠欣
擬發展「自然教育園」
白腊擁有本港罕見的季節性淡水濕地,佔地約6.8公頃。城規會今年6月21日接獲的申請項目涉1.4公頃農地,擬發展自然教育園,地積比率0.31,大部分為私人擁有土地。據城規會文件,申請人智生發展有限公司表示,自然教育園包括3組建築物,總樓面面積約4.6萬平方呎,包括一幢「客家土樓」、一條「風雨橋」,橋上有4幢建築物;以及一座舞台,用作教學、展覽及活動用途等;教育園可容納300名學生及職員,並設有40個房間的學生宿舍。
文件顯示,教育園擬建的客家土樓「以映照白腊300年歷史的客家村落」;文件又稱申請人一直積極推動白腊村活化,透過與村民及生態專家的合作,以低密度的發展模式,打造自然保育項目;該項目會為參加者提供自然教育和戶外學習機會,以及促進鄉村活化。
魚類學會獲邀合作
稱地主不想生態續破壞
文件顯示,申請該項目的智生發展有限公司,查冊資料顯示該公司董事為有「增城古樹王」之稱的西貢地產商張崇霖,張的太太黃崇瓊亦是董事。
至於擬議的「西貢白腊自然教育園」,則由一間名為STREAM-Education(海納百川教育)管理,城規會文件顯示,該公司由譽德萊教育機構有限公司,以及由香港魚類學會轄下的魚類研究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查冊顯示,「海納百川教育」的董事分別為黃崇瓊及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
莊棣華對本報表示,魚類學會獲地主借地及邀請做研究,去年應張崇霖太太黃崇瓊邀請合作,在白腊營運自然教育園。莊棣華稱張崇霖夫婦不想白腊生態繼續被破壞,故申請將持有的部分農地發展自然教育園。另外,本報未能接觸張崇霖。
本報4月報道上址辦露營場
規劃署稱休閒農場違例
本報今年4月曾報道白腊農地辦收費露營場,本報向規劃署及地政總署查詢後,兩部門均稱會跟進。事隔兩個多月調查取得進展,當中規劃署稱休閒農場違例,本報記者上周五(2日)到現場,發現農地上大部分設施已移走(見另稿)。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白腊是郊野公園邊陲地,本身是季節性淡水濕地,10多年來不斷遭破壞,政府即使於2010年將白腊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政府部門亦曾執法要求終止違例工程,但無補於事,結果濕地變乾地,變成大片綠油油的草地,原來生態價值蕩然無存(見另稿)。
吳又稱,由張崇霖出任董事的譽德萊教育機構,曾於2011年向港府申請在白腊興建國際學校,但被土地及建設資詢委員會否決,同年白腊濕地遭大規模破壞;事隔10年,同一地段的地主向城規會申請自然教育園項目,批評「換湯不換藥」,以教育包裝發展項目:他稱如項目獲批,會向公眾傳遞錯誤信息,鼓勵先破壞後建設,故表示反對項目申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