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院友治療探訪減 近40%出現抑鬱徵狀
更多人因身心而非染疫死亡
【明報專訊】有報告顯示,去年第一波疫情來襲時,長期護理院的院友是更需要關懷和治療的群體,但他們獲得治療的機會卻在減少,最終導致他們因其他問題而死亡。
加拿大衛生信息研究所(CIHI)日前發布的報告稱,包括安省在內的多個省份。在第一波疫情期間,長期護理院的院友中,接受醫生診治的比例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16%。
同時在全國範圍內(不包括魁北克),獲得住院治療的院友人數減少了約4,000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27%。
不但看醫生和去醫院的次數減少,院友連見到親人的次數也減少,不能如常與家人定時見面的院友多了2倍,以至於院友中有近40%表現出中度至重度抑鬱症的徵狀。
研究發現,紐芬蘭省、安省、緬省、阿省和卑詩省在第一波疫情期間,因新冠肺炎及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9%。比前5年的平均水平高。
而安省的大多數死亡病例與新冠肺炎直接相關,但在第一波疫情期間,長期護理院很少或沒有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省份,例如緬省或紐芬蘭省,卻也出現了死亡人數暴增的情況。
CIHI的衛生系統高級研究員勞蘭德(Christina Lawand)表示﹕「這說明即使在長期護理院中沒有出現因新冠病毒而導致的大量死亡情況,防疫措施依舊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依舊可能導致死亡。
「數據表明,與家人的接觸減少甚至斷絕的院友,更易患上抑鬱症。院友得到的醫療服務減少,病症加重時卻錯過了及時送醫院救治的時機,再加上缺乏家人的照顧,所以當出現問題時,沒有人為院友們聲張。疫情導致更多的人因身體和健康問題而死亡,卻不是因新冠病毒的直接影響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