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暫停部分緬甸援助
專家預警施壓反效果「逼緬投華」
美國國務院周二表示,經過審慎評估,決定正式將緬甸軍方奪權的事件認定為軍事政變,暫停部分援助。不過,美方對緬甸援助僅極少數是給當地政府,此舉對掌權軍方恐無太大影響。美國總統拜登周一發表聲明,呼籲緬甸軍方立即放棄周一政變所奪取的權力,並釋放被捕的官員和政治活躍人士,美國也將對破壞緬甸民主過渡者問責,並研究是否恢復制裁。不過,多名專家質疑美國目前對付緬甸軍方的板斧和招數不多,加強施壓甚至有可能令緬甸加強投靠中國。
美國國務院昨天上午針對緬甸情勢召開電話簡報會,國務院官員指出,這項認定將啟動對緬甸政府外援的特定限制,美方也會大範圍檢視目前援助計劃,確保他們與近期事件相應。但官員強調,美國會持續能讓緬甸人民直接受惠的計劃,包含對羅興亞人(Rohingya)等有需要族群的人道援助及民主支持計劃。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對緬甸援助資金約為2億1636萬美元,去年已通報援助金額則有1億8458萬美元左右。不過,國務院官員坦承,美國對緬甸政府的外援金額「非常之少,近乎為零」,絕大部分的援助是透過公民社會團體。
華府展內部討論 將全方位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周一發出的聲明表示,緬甸軍方奪權、拘留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多名官員,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是對緬甸民主與法治過渡的直接攻擊,將考慮對緬甸恢復制裁。他表示,在民主國家,武力絕不應用於企圖推翻人民意願,或是企圖抹去可信的選舉結果。他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敦促緬甸軍方立即放棄所奪取的權力、釋放被拘留者和解除所有通訊限制,並避免對人民暴力相向。
美緬軍事聯繫貿易往來少
不過,有分析質疑美國現時有多少實際有用的制措施可用。泰國2014年政變時,美國曾退出軍事演習、訓練和武器銷售等作反制,但美國與緬甸現時幾乎沒有任何軍事聯繫,軍事制裁並無意義。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波林(Greg Poling )和于代斯(Simon Hudes)亦指出,雖然美國必會對發動政變者推出新制裁措施如封鎖戶口或禁止入境,但對緬甸軍方高層不會有很大影響,因為他們根本沒打算前往美國或與美國做生意,而部分人本身已被制裁中。此外,緬甸的大部分投資來自亞洲,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新加坡是緬甸最大海外投資者來源(34%),其次是26%的香港,美緬貿易往來甚少,就算美國經濟制裁緬甸,對緬甸的衝擊亦不大。美國過去向緬甸提供的援助,主要用作糧食、選舉和成立推動民主的機構,如果全面經濟制裁緬甸,專家稱受害的只會是民眾。
緬甸大部分投資來自亞洲
法新社稱,美國在區內關係密切的國家日本和印度,與緬甸關係良好,美國可借兩國採取措施。紐約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資深研究員庫蘭齊克(Josh Kurlantzick)亦認為,目前關乎緬甸的最重要外部角色包括中國、日本和印度。
不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迪馬喬(Suzanne DiMaggio)說,緬甸政變意外成為拜登新政府上台之後的首個重大外交考驗,但她認為美國不應該倉卒推出制裁措施,現時較理想的做法是派遣高級代表團前往內比都溝通斡旋。
CSIS東南亞專家希伯特(Murray Hiebert)稱,中國近年與緬甸文人政府關係友好甚於以前軍政府,但如果西方逼得太緊,軍政府或別無選擇地進一步靠攏北京。
(路透社/法新社/日經亞洲/華爾街日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