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門檻收緊 部門違《守則》仍拒公開
【明報專訊】市民及傳媒向政府部門索取公開資料的空間近年不斷收緊。入境處去年收緊出生及結婚紀錄的查冊規定,申訴專員公署調查後,引述入境處表示若傳媒認為涉及公眾利益,可向該處申請以作審視,但《蘋果日報》其後申請仍被拒;三個傳媒機構分別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向警方、懲教署、物流署查詢資料均被拒,有關政府部門被申訴專員公署裁定違反《守則》,其中警方事後,仍然拒絕提供有關資料。
眾新聞去年透過《守則》,向警方索取《警察通例》所有章節的標題被拒,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後,公署今年5月裁定投訴成立,惟警方仍拒絕提供有關資料。立場新聞及港台今年2月分別透過《守則》向懲教署及物流署查詢CSI口罩資料被拒,兩個傳媒機構其後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公署9月裁定投訴成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亦限制只有「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登記的傳媒,可查閱選民登記冊,記協曾去信特首,表達擔心政府藉此收窄記者的定義。
記協主席:過往開放資訊 今陸續設限
記協主席楊健興表示,是次拘捕行動無疑令新聞工作者承受的法律風險增加,他稱政府強調資訊開放及新聞自由,但過往的開放資訊,近來陸續設下關卡,「今次更加塞咗(資訊渠道)」。
核數師憂無法查車牌礙工作
除傳媒工作者外,有其他行業用到政府的查冊服務。核數師Ricky(化名)表示查冊是「很普通的審計程序」,以核實公司資料、股東身分等。得知有記者涉查冊被捕,他稱同事間都問:「我係咪一直犯緊法?」他以網上查車牌為例,可揀選的查冊目的與審計無關,但若不查冊,難以得知公司聲稱持有的車輛是否其持有,以及車輛有否抵押等財務資料,影響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