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強推農業改革 農民堵路示威
莫迪稱加強自主 反對者憂遭大企業魚肉
印度總理莫迪推行農業改革新法,讓農民加強銷售農產品的自由度,聲稱有助擴大農民自主權和收入。惟該國以小農居多,在政府以往補貼購入他們產物下仍普遍負債,他們擔心開放自由市場只會令收入更少,前日在全國群起上街堵路抗議。
國會上周日(20日)在反對派大力抗議下通過3項法案,放寬農產品買賣、定價、莊稼儲備規管,農民能毋須通過中介經紀傾銷,直接接觸買家,例如連鎖超市、大型農產品企業,甚至網上直銷。另外,農民現在囤積農產品不再犯法。莫迪稱改革法案是印度農業的分水嶺,可以加強農民的自主權,也有助鼓勵農業投資和現代化。不過,農戶缺乏價格行情資訊,農戶擔心此法落實後他們將被大企業魚肉,在野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斥政府使農民「淪為資本家的奴隸」。反對黨稱新法是「追殺令」,並批評執政黨利用疫情,削減國會辯論時間為新法「開快車」。新法現只待莫迪簽署就正式實施。
三大糧倉莫迪家鄉過百農民聯會號召示威
印度各地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北方邦三大「糧倉」、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成千上萬農民上周五(25日)響應過百個農民聯會號召,開茼炯徆驉B貨車等農用車輛湧上街頭,遊行及堵塞主要幹道和鐵道,抗議農業改革不顧他們死活。有農民說:「當初,農民會受這些提供較佳價格的私人買手所吸引。但過一陣子政府控制的批發市場不再運作,幾年後,這些買手就會剝削農民。」
政府一向補貼農產品價格
印度七成農村家庭主要依靠農業為生,農民問題向是印度重要議題之一。該國農民通常沒有自家土地,耕作面積細,產量不高,普遍入不敷支,債台高築;近年氣候變化導致農作物失收,數以千計農民因負債纍纍而自殺。現時農民的莊稼主要拿到由政府控制的批發市場傾銷。那些批發市場一般由大地主組織的委員會運作,農民要通過委員會的中介負責存倉、運輸和洽商。批發買入價格因有補貼而獲保證,農民可免受價格波動,但會受中介欺負。此外,向來政府的米麥採購量都不高,削弱農民實際收入;如2018年至2019年度,西孟加拉邦的大米產量達1282萬噸,政府僅採購了15.44%;比哈爾邦同期產麥1824萬噸,政府只買入了0.1%。
農業政策專家夏爾馬(Devendra Sharma)指出,參照世界普遍情G,改革措施等同「送羊入虎口」,使農民受市場巨擘擺布。經濟學家拉納德(Ajit Ranade)認為,讓農民在批發市場外銷售是好事,但可能仍需要政府保證提供底價的批發市場。政府已表明,會繼續用「保證價格」收購米、麥等主糧。
(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半島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