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創國民心理健康 逾40%患抑鬱症近半患焦慮症
54%非常頻密洗手 屬強迫症行為
【明報專訊】一項網上調查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本國民眾的心理健康,愈來愈多人出現強迫行為、壓力沉重及抑鬱等癥狀。
上述研究報告是由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教授兼精神病醫生阿奇彭(Vincent Agyapong)撰寫,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阿奇彭的研究聚焦於公眾遇到創傷性事件時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阿省麥穆里堡(Fort McMurray)嚴重山火。他與其團隊成員應省府和私營機構的要求,進行調查以協助制訂政策應付疫情對公共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3月底,研究人員聯絡約3.3萬名選用Text4Hope服務的阿省省民,要求他們完成一份內含焦慮、抑鬱以及強迫症行為量度標準的問卷,其中約6,000人交回問卷。Text4Hope服務屬於省府一項計劃,它每天發出由心理健康專家撰寫的文字信息,讓用戶得到支持。
調查結果顯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約60%受訪者對污垢、細菌和病毒感感到擔憂;約54%「開始非常頻密或者以特別方式」洗手,該種特別的洗手方式可被視為強迫症行為的一種病徵。
接近半數受訪者被認為可能患上焦慮症,逾40%更可能被診斷罹患抑鬱症。近85%受訪者稱感到中等甚至極大壓力。
調查結果在性別上沒有明顯分別,但病徵和焦慮程度則隨着年齡和教育水平而增加。
儘管研究表明,約四分之一普羅民眾會在一生中某時刻出現一些強迫症病徵,但實際發生率僅約2%,這遠低於阿奇彭調查中的數據。
阿奇彭指,其研究結果跟諸如中國等國家的同類調查結果是一致的。他稱,簡單的措施也有幫助,即使只是每天由Text4Hope提供的安心保證。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在6周內,該服務用戶的焦慮水平大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