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康復男子 歐遊返港再陽性 專家料抗體減後二度感染 提醒出院者持續戴口罩
【明報專訊】本港至少有16名新冠病毒康復者出院後「復陽」,昨再有一名4月中康復的男子,出院後4個月再驗出陽性,此前他曾到倫敦及西班牙旅遊,暫沒病徵。衛生防護中心未確診他是再感染,抑或體內殘餘病毒。有3名專家分析,男子最大可能是抗體減少,然後出現「二度感染」,提醒康復者仍要持續戴口罩。
明報記者
本港連續15日確診維持雙位數,昨多44宗確診,31宗本地個案中,11宗源頭未明,累計增至4524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另約20宗初步確診。
暫沒病徵 已入住亞博
該名任職資訊科技行業的33歲男子(第564宗)3月28日確診,4月15日康復出院,當時連續兩次對檢測呈陰性。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男子於8月6至15日獨自經英國倫敦到西班牙旅遊,回港後在機場驗出陽性,沒病徵,已入住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
張竹君表示,該病人的「病毒數值(CT Value)」約23至25,「不高又不低」,而今次他相隔較長時間再驗出陽性,暫未能確定是體內殘餘病毒抑或再度感染,有待專家再做測試及病毒基因研究,了解病毒基因會否與病人早前樣本相同。至於病人是否因抗體消失而再感染,或在外地感染另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她說此病毒仍很新,「好多炡ㄜ曭鴃v。
至於康復者覆診時有否再檢測,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稱,不是每個人都檢測,醫生會按病歷及病徵判斷。
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認為,此個案很大可能是康復後「二次感染」,相信因首次感染輕微和經歷數月後體內抗體減少所致。至於4個月間抗體減幅,他說因人而異,難以推測,呼籲康復者持續戴口罩等,預防可能發生的二度感染,否則隨康復時間愈長,再受感染風險愈高。至於病毒會否變種令患者抗體不足保護,他說不能排除此可能性。
袁國勇:二度感染傳染力通常低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最大可能是第二度感染,由於患者已具某程度免疫,病毒不會攻擊肺部或其他內臟,故沒病徵,但鼻內有低分量病毒複製;另一可能是病毒轉型,病人的中和抗體對歐洲感染的病毒無效,但這可能很小,現階段所見病毒基因排序改變好少;第三個可能是病人本身免疫系統有問題,上次病毒一直未清除。
對於第二度感染會否傳染人,袁國勇說視乎病毒載量,如病毒量高仍有傳染性,而「通常(病毒數值 CT Value)30種不到(活病毒)」,若病人已有抗體,抗體會黏住病毒,即使病毒被放出去,傳染性通常偏低。
高本恩:感染後抗體未必完全保護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和生物統計學分部主任高本恩亦認為,個案應屬「二次感染」,稱感染後產生的抗體未必能提供完全的保護,但至少會為康復者提供一定程度保護,亦相信二度感染的嚴重程度會較首次低。孔繁毅說,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水平視乎染病的嚴重程度,相信日後由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會較強。
(疫情第三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