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人間:一步之遙 花劍東奧資格
【明報專訊】香港社會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童星出身的吳諾弘也曾篤信不讀書便沒有前途,一直打算中六畢業後才成為全職運動員。直至中五上學期,「那時真的很灰,感覺劍擊生涯走到瓶頸,進步得很慢。打比賽的表現差,又跟不上隊友的表現。老實說輸比賽事小,但身體是自己的,會知道自己的程度去到哪裏,總是覺得還差一點,差一點」。這對自小三習花劍的吳諾弘來說,猶如重擊。
放手一博 勝負不在讀書
吳諾弘自小接觸不同運動,直至遇上劍擊,一學便愛上。劍擊分重劍、花劍、佩劍,初學者普遍先學花劍,「小朋友學運動追求成功感,我參加了4次學界劍擊比賽,除第一年外,其餘3年都得到分區賽和全港賽(全港小學學界個人花劍)冠軍,覺得很開心。加上劍擊有挑戰性,服裝又型」。他說,曾有人問他想去迪士尼還是練劍,他不假思索就回答「練劍」。
小學階段既要練劍,又要拍劇,還要讀書,吳諾弘也兼顧得到,而且成績不俗,升讀拔萃男書院。「但是當時貪玩,去到新環境,中學校舍又大,當然四處跑,不停玩。第一年沒有認真讀書,成績開始差,隨後不斷覺得自己不擅長讀書,更加沒有心情讀。」反之,在九龍區學界賽事一直名列前茅,曾勇奪多個花劍個人賽金牌,更在中三加入香港劍擊代表隊。
中五上學期那年,是打世界青少年錦標賽的最後機會,他很想發揮出最佳狀態,亦很想邁向終極目標——奧運。奈何「當時一邊練習,一邊覺得自己(讀書)在浪費時間,不禁在想是否用錯方法,轉全職運動員能否加快進度?」他忍不住告訴教練這個念頭,教練支持並鼓勵他跟父母說。他笑指當晚父母已答應,可能一直知道他的想法,而且認同運動生涯短暫、要好好把握,又或知道根本不可能改變他。翌日回校申請,幾個星期後正式退學,從兼職運動員轉為全職運動員。
隊友間的羈絆 無損感情
在他看來,不讀書,不代表沒有出息。當時很多長輩問他是否想清楚,尤其他出身男拔,中途放棄,不少人替他不值。「有些長輩口裏不說,但我不是傻的,我聽得出他們心中那句『死定了,沒有了』,知道他們可能看不起我。」他的語調一沉,「雖然現在我還未有能力證明什麼,但至少我沒有後悔。我也會想,如果真的取得奧運資格,雖然不代表什麼,但希望可以證明我沒有做錯」。
事情發展迅速,但吳諾弘強調經過深思熟慮,「若讀書沒有目標,單為拿張證書畢業,那只是在虛度光陰。人生是我的,我覺得自己清楚(前路方向)便沒有問題」。談到從校園走到體院,吳諾弘的聲線也添了一份活力,「當兼職運動員時一星期頂多能與全職運動員打兩場,但轉全職運動員後,天天跟香港最頂尖的劍擊運動員一起練習,感覺很不同」。
花劍隊赴世界各地征戰,今年2月勇挫宿敵韓國隊,一嘗亞洲第一的滋味,更破天荒取得奧運入場券。吳諾弘稱,有機會出戰「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站」團體賽,拿下團體賽銅牌,奪得第一個世界賽成人賽事獎牌,感受很奇妙,好像完成了一個里程碑。「我本來無份參與賽事,只是在場邊看,突然教練叫我打,我便要下場了。」第一次下場時沒有什麼時間準備,吳諾弘發現最難是要調整心態,身邊的隊友太強了,他常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怕他們辛苦爭取得的分數在自己手上失去。幸好之後有一個月調整,那時主要是見心理學家,學習放輕壓力,「體院的心理學家很好,他告訴我『守住別人的家產是最難的』,讓我明白心態上不能只倚賴隊友取分,我也要幫忙取分。若單靠他們取分,我只守住分數,很大壓力」。明白做好自己盡力發揮便足夠,他的眼界、技術、心態亦有所增進,令他更有信心在劍擊場上披荊斬棘,邁向夢想。
超越自己以外,吳諾弘還有另一番體會。記得初入港隊時,教練曾對他說,幾年後可能要跟師兄競爭,吳諾弘當時心想別傻了!以現在4席東奧資格,撇除3個排名世界前列的師兄,剩下的一席,吳諾弘要跟另一師兄競爭。「他在我初入隊時十分照顧我,年紀比我大,比我成熟,參賽經驗也比我豐富,若最後選擇派他,我真的沒有怨言。當然會有一點難過,但作為團隊一員,我絕對服從安排。」劍擊是競技運動,競爭是必須的,但即使互有競爭,亦無損感情。放下課本之後,大抵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在生命中學習,課本中沒有教的一課,吳諾弘已經了然於胸。
“若讀書沒有目標,單為拿張證書畢業,那只是在虛度光陰。
人生是我的,
我覺得自己清楚(前路方向)便沒有問題。”
文:吳穎敏
圖:林靄怡、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第4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