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看到眼前景象,難免興起一番感受。試以「典禮場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一篇文章。
◆題解
本題要求考生以眼前的景象作引入,或敘事抒情,或引發議論,以表達出自己對參與這場典禮的感受/感悟。考生須通過一次典禮活動,敘述自己怎樣由出席、看到典禮場景、人物,以至由此興起的感觸/感受。感悟既可回顧過去,亦可展望將來,或闡述那場典禮對自己的重要,又或作出反思,藉茬o場典禮的鼓勵或鞭策,邁向更好的將來、擁有更佳的自己。
◆立意
立意的高下,取決於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是否準確,以及所抒發的感受,或是論述的道理是否深刻精確,以本題為例:
1. 是否能清晰闡述眼前所見的景象,帶出典禮的特色,表達多角度的描寫能力
2. 所述的典禮活動有何重大意義,出席的人士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3. 這場典禮對你和出席人士有何共同或重大的意義,能概括過去的努力與展望日後的期盼嗎?
◆取材
須配合立意,宜選取校園或現實生活中的素材,才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畢業典禮、婚禮、頒獎典禮、嘉賓分享、迎新會、歡送會等。
◆文體要求
本文以敘事抒情為主,考生必須通過記敘出席一場典禮,交代場景所見的人或物,帶出個人的感受/感悟。行文宜以第一人稱書寫。
■2.付出與收穫。
◆題解
此題主要是探討「付出」與「收穫」的關係,有人一直付出,沒有收穫;有人不用付出,收穫美滿,在不同的情G下,我們應如何立身處世?
「付出」可指物質或勞力;「收穫」可指物質或滿足感,又可加以演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而言,付出與收穫應成正比關係,如何衡量、判斷,不同的抉擇又會產生什麼不同結果?這種結果又會不會反過來影響一個人的付出呢?正是本文探討之旨。
◆立意
立意的高下,取決於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是否準確,以及論證是否精確而周全,以本題為例,則可注意以下數端:
考生可從不同角度作出論述。
?探討:什麼是付出,什麼是收穫。
?描述:兩者有什麼關係,並舉例加以說明何影響他們的價值觀。
?分析:兩者的關係如何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和待人接物的態度。
?建議:面對不同情G,理應保持的態度。不斷付出,但沒有收穫,對此處境應抱什麼態度?付出即代表收穫,失敗的經驗或者也是一種收穫。
?評價:不同取態產生的不同價值,你傾向選擇哪一種價值觀?
?反思:有些什麼付出是不應該問收穫的?如親情。
以上立論的方向僅屬舉隅,考生的看法、論述的角度可以靈活多變,只要文章的立意、取材能緊扣「付出與收穫」這個概念,言之成理,即可接受。
◆取材
本題取材須配合立意,所舉的例子倘是真實和普遍的情境,或是古今中外具體的事例,則更具說服力。考生可以選取日常生活的例子,如讀書考試,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些人怕付出,因為怕沒收穫,這是一種種功利的態度,考生可就此現象作出批評。應該相信不勞而獲、投機取巧,還是寧願默默耕耘,盼望與付出成正比的收穫?
◆文體要求
本題以論說為主,學生可輕鬆地談談個人的看法或嚴肅說理。無論立場如何,考生的立論須明確,言之有物;論證須合理,論點和論據須緊密關聯;說明和事例要具體,不宜浮泛;而論點和論據的安排須井然有序,綱目分明;如能引用古今名言或事例闡述,則更具說服力。
■3.有人說,尊師重道這個觀念已經不合時宜,你同意嗎?談談你的看法。
◆題解
本題要求學生談談個人的看法,學生可以認同或不認同「尊師重道這個觀念已經不合時宜」這個看法。但必須言之有據,不能模稜兩可,否則難以自圓其說。
「尊師」,指的是尊重或尊敬老師;凡對自己有啟發、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人,都可以老師視之。「重道」,指重視道德或道統,可以指一些恆久不變的價值觀/情操/道理。
尊師重道,由心出發,亦由內而外,須言行合一,互相印證,如孔子所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學生宜從現今社會,觀察當中的情G,對這種說法作出正反論證,力求持平折衷,言之成理。
◆立意
立意的高下,取決於學生對「尊師重道」的理解是否準確,以及論證是否精確而周全,以本題為例,則可注意以下數端:
?立意要從古時觀念,到現今是否合宜作出判斷。古時儒家重視禮法,尊師重道相輔相成,師生有尊卑之分,如「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考生可從正反兩面論證,並且羅列合適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論點。同意此論點的學生必須印證「尊師重道」已經不合時宜,或者有更好的觀念已經取而代之,甚至更貼近生活或更有效率或不拘一格。
?反對此論點的考生,必須論證尊師重道這觀念仍有保留的價值,歷久不衰。抱持這種觀念,或加以推廣,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有正面的價值,不應視之為不合時宜。
◆取材
本文須配合立意,宜選取現實事例為素材,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考生要衡量這觀念在現今社會的適用程度,並以事例佐證,才能立論完備,令人信服。
◆文體要求
文體為論說文,要求立論明確,言之有物;論證須合理,結論和論據須緊密關聯;說明和事例要具體,不宜浮泛;而論點和論據的安排須井然有序,綱目分明;如能引用古今名言或事例闡述,則更具說服力。
蒲葦 - 著作包括《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我要做中文老師》、《說話考試不離題》、《DSE中文科16課必考文言範文精解》、《一本正經學成語》、《一本正經學歷史成語》等。
文:蒲葦
[語文同樂 第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