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研究顯示,反修例運動期間逾半患疑似抑鬱症或懷疑創傷後壓力症者均稱不會尋求專業協助。有輔導求助者的臨H心理學家認為,除沒意識求助或憂被標籤,不少人關注私隱問題,對公營或非政府機構無信心;另有醫生稱,不少人「覺得件事過去就會無事」,沒正視情緒受困,延遲求醫。 研究顯示,患有疑似抑鬱症或懷疑創傷後壓力症的受訪者中,分別有52.5%或55.4%稱不會尋求專業協助,原因包括認為可自行處理、會向親朋求助、私隱考慮等。 為市民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的良心理政召集人、臨H心理學家葉劍青指出,部分人不為意情緒問題或憂被標籤而沒求助,今次運動特別處是不少人對公營或非政府機構無信心,關注個人資料被泄,尤其部分示威者只願在Telegram對話。 有人發噩夢無法工作始求助 收到不少求助個案的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表示,由於運動仍持續,不少人會合理化情緒問題而沒正視,「覺得件事過去就會無事」,部分人至情G惡化才懂求醫。他舉例,一名年輕男示威者在衝突現場目擊一名女子被不知名者捉上貨車後,經常發噩夢,擔憂女子安危,情緒嚴重受影響致兩個月無法工作,才有意識求醫。他提醒市民若失眠、情緒差、有自殺傾向、無法正常生活或工作,應尋求專業協助。 葉劍青說運動引發更多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時民間自發的服務負擔很大,未來政府需加強服務,包括與非政府機構發展更多社區支援或外展等。 (反修例風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