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連接土耳其的天然氣輸送管「土耳其溪」今日(8日)正式啟用,令俄國可繞過烏克蘭向巴爾幹半島輸氣,標誌茖銦u能源超級強國」大計將近完成。俄國近年積極開拓3條連接歐洲及中國市場的輸氣管,務求減低對烏克蘭管道的依賴,並成為該地區天然氣供應主力。在歐美阻撓下,俄國仍然先後落成連接中國和土耳其的管道,連接德國的「北溪2號線」亦將於今年啟用,打通俄國向東、西輸送天然氣的「二脈」,引來西方國家憂慮或加強其地區影響力。
俄國東西輸氣「二脈」今年打通
「土耳其溪」(TurkStream)分為兩段,第一段連接俄國西南部及土耳其西部,旨在直接向土耳其輸氣;第二段則延伸至保加利亞,再輸氣到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取代原本取道烏克蘭的路線。保加利亞希望能於5月前輸送天然氣至塞爾維亞,並於今年底前完成整條延伸至匈牙利的管道。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在今年元旦,已率先經此管道輸送30億立方米天然氣到保加利亞,預料兩段管道合共每年的輸氣量為315億立方米。
「土耳其溪」通向巴爾幹半島
俄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僅排在美國之後,其2018年天然氣出口量價值逾490億美元,佔國家預算收入逾7%。惟蘇聯時代興建的輸氣管覆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國獨立後便要求徵收運輸費及廉價能源供應。俄國總統普京在2000年代提出,要將該國打造成「能源超級強國」,並茪漭[強供應靈活性,第一步是於2003年開通經黑海連接土耳其的「藍溪」(Blue Stream)輸氣管,惟其年輸氣量僅為160億立方米,與蘇聯時代管道的1800億立方米無可比擬。為進一步減少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依賴,俄國計劃興建經黑海連接保加利亞的「南溪」(South Stream),惟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歐盟憂慮俄國天然氣出口增加或有利其擴大政治影響力,於是遲遲不肯發放保加利亞段的牌照,迫使普京放棄「南溪」,但改為發展今次的「土耳其溪」。
拓市場減掣肘 加劇歐盟國家分歧
2012年,俄國亦開通循波羅的海直接輸氣到德國、年輸氣量為550億立方米的「北溪1號線」,近年更增建2號線,預料能令年輸氣量倍增。美國擔心歐洲對俄國能源需求增加,或會更易受俄羅斯支配,故此通過對「北溪2號線」的承辦商實施制裁。莫斯科的確曾以天然氣供應國的影響力作為施壓手段,例如在過去15年間三度切斷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包括2015年衝突期間,但礙於當時沒其他輸氣管連接歐洲市場,這種策略只能維持短時間。
在美國宣布制裁措施後,瑞士承辦商AllSeas決定停止海底鋪設管道工程,但Gazprom聲言會聯同國內承辦商包辦餘下工程,預計2號線會於今年下半年起營運。此舉有助俄國繞過烏克蘭輸氣到歐洲,即使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亦不會影響歐洲市場,而且或加劇歐盟國家之間的分歧,削弱其對莫斯科吞併克里米亞而實施制裁的決心。2018年,俄國天然氣佔歐盟進口的總量四成。
俄為歐盟主要供氣商 地位穩固
由西伯利亞東部連接中國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則於上月初開通,預計在2024年其年輸氣量可達380億立方米,有利俄國在中美貿易戰之際,進入中國日益擴大的能源市場,同時加強兩國聯繫。標準普爾的能源分析師希爾(Andrew Hill)指出,俄國的能源大計不僅能創造新收入來源,亦能鞏固其戰略地位,又指上述3個輸氣管項目標誌其天然氣工業日趨成熟,向成為全球天然氣供應主力邁進一步。雖然俄國的出口伙伴未來將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但這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歐洲和中國都需要更多天然氣取代燃煤。專家估計至少到2040年,俄國仍會佔歐盟天然氣供應的三分之一。
(莫斯科時報/路透社/POLI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