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為2019年環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隨牛市已持續逾10年,2020年在總統大選和中美貿易戰,以至經濟衰退風險的陰霾下,能否再延續存有疑問。嘉信理財副總裁兼理財顧問林長傑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相信2020年美股會持續波動,並料難再上演強勁升幅,看法較為中性,建議客戶多元化組合,穩定的大型股相對看俏,板塊上則偏好健康護理股。他認為如客戶對美股不太熟悉,亦可考慮透過ETF進行投資,在市G波動下能增加防守力。
林長傑相信2020年美股走勢仍要看貿易戰的發展,如持續向好發展料市G亦不會太差,聯儲局議息聲明中暗示2020年不會再減息,也利好股市。他指貿戰問題不會太快可以解決,一旦談判再度破裂,對市場影響亦會較大,特別是企業投資以至投資者情緒,如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跌多月後近期因貿戰消息轉好再向上,很多企業投資停滯,都與貿戰息息相關。
經濟衰退與否 視乎貿戰發展
市場對2020年經濟衰退憂慮升溫,林也認為衰退必然出現,始終為經濟周期必經階段,但重點視乎這是為一個正常還是特殊的衰退,如美國一般衰退時股市會調整15%至20%。他指2020年衰退與否,仍是視乎貿戰發展,會決定衰退來臨時間,指會留意全球PMI、消費及信心指數,決定會否迎來重大衰退。
2020年市場風險都離不開貿戰,他指現時大公司手持現金多,意味不願投資,再加上製造業都受貿戰影響,為市場主要風險。從投資總監信心指數,都反映管理層擔心明年經濟衰退,同時與貿戰有關。
企業基本面比大選影響更大
至於2020年美國大選,他料對股市有一定影響,但非最主要,指歷史顯示在過去50年,一般大選前一年標指都有約16%左右升幅。相比起大選,他稱企業盈利基本面的影響更大。他指2019年第三季美股企業盈利漸復蘇,78%標指企業都可達到盈利預測,故股市仍可穩定向上,亦料2020年企業盈利不會太差。
美股料難延續強勁升幅
不過,林長傑料2020年美股未必再有強勁升幅,指牛市逾10年,但指今次持續時間雖長,升浪卻非最高,最高為科網泡沫爆破前的一段,當時標指升了近4倍,目前只是約3倍多。他又認為目前美股市盈率未至最高,約17倍,略高於歷史平均的約15倍,但與科網泡沫前約24倍則仍有距離,又認為市盈率非唯一衡量指量,而且最重要是用同類型股票比較估值。
林建議投資者,投資美股時應該多元化組合,不同板塊都持有,但相對會較看好大型股,指近年標指的走勢明顯跑贏羅素2000中小型股指數,指後者近期才見些微增長。而且大型股較穩定,業務全球化,受經濟衰退的影響會較小,如貿戰形勢好轉,盈利表現亦同樣會較佳。
在美股的眾多板塊中,他較看好健康護理股,皆因本身較具防守力,特別在人口老化問題下,不論經濟好壞都會用上。而且大型健康護理公司現金流強勁,可望增加派息,2019年升幅也尚未跟上增長股,意味有更多潛在升幅。他又指過去在總統大選時,候選人都曾發聲批評藥物太貴,今次也使板塊表現較落後,但指有關問題於近2至3年都有一定討論,相信有關因素已反映。
大型健康護理公司現金流強
一般散戶對美股未必太熟悉,他建議可以透過ETF投資,而且本身美股ETF選擇較多,並認為標指在分散投資上的效果較佳。他透露旗下客戶,在市場升勢較強時,會偏向投資個股,但如增加防守力,都傾向選擇ETF作多元化和風險管理投資。他又指由於2019年港股表現較差,客戶對美股的查詢明顯增加,新投入美股的客戶數量增加,而且不少都已直接採取行動落盤。
景順首席經濟學家祈連活(John Greenwood)發表評論,指2019年上半年美國實質經濟增長略高於2.5%,稍優於普遍預測的1.9%;與此同時,勞工市場繼續創造新職位,失業率維持於3.7%的偏低水平。然而,即使消費支出的升勢強勁,企業固定資本投資和出口卻下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顯示,工資增長逐步加快,加上就業率上升,而且消費者財務狀G持續轉佳,為家庭收入帶來支撐。上述情G的主要動力來自樓價上升、股票價格上升及債務收入比率下降。
消費信貸強勁是一項重要原因,是市場對當前商業周期擴張可最少再延續幾年充滿信心的重要原因。目前情G與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爆發前的家庭負債狀G截然不同。普遍而言,消費者取代企業為經濟提供動力,這情況常見於商業周期的後半段。
家庭負債與金融海嘯前有別
美國企業在這個周期的獲利能力高峰似乎已經過去。雖然利潤仍然上升,但獲利率卻下跌,而且美元強勢導致海外利潤受壓。同樣地,商業投資的領先指標,也就是核心資本貨物出貨量似乎停滯不前,而新增出口訂單(根據採購經理指數)持續下跌。樓市繼續上揚,主要受惠於房貸利率下降。樓市亦是多個行業的領先指標,因此有利於就業及多種原物料的採購,包括木材、銅材以至鋼材。
美國研究組織Conference Board的商業信心指標維持於或接近於當前周期高點。上述指標均反映企業狀G並不差,但無疑仍受到全球製造業下滑所拖累,預期美國將延續當前的商業周期擴張,而不會導致經濟過熱或通脹。
明報記者 王俊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