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從事地板生意多年的港商林大倫,在北京順義一個閒置工廠區投資2億元(人民幣,下同),買下一個停產的水泵廠,並將之改造成為京港青年劇院,以供在京的中外少年培訓和學習之用。他認為,作為海外人才,既擁有國際資源和國際背景,就該承擔起相應的使命和責任,講好中國故事、講活中國故事。也讓下一代在培養得更為全面發展和具有國際競爭力。明報記者 鄭海龍
1971年出生,現年49歲的港商林大倫,兩年前做了一個大膽決定,斥巨資買下位於北京順義後沙峪的一間破產閒置的水泵廠房。和過往投資方向不同,做了20多年地板生意的林大倫將目光投向了自己並不熟悉的文化教育產業。談及決定,林大倫說這一切來自於年輕時在英求學的一件往事。
上世紀90年代初,在英國讀書的林大倫向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遞交碩士申請。「當時我的成績一般,比我成績好又提交了申請的大有人在。當時負責審批的教授問我有什麼專長?剛好那個暑假我參加了愛丁堡藝術節,和同學們表演了一個百老匯的音樂劇,就是這個話題改變了我。」林大倫說,教授聞言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參加過那個藝術節。兩個人的關係因共同話題愈來愈近,相談甚歡。最後教授拿出簽了字的表格對他說,「恭喜你,被錄取了。」
林大倫說這次經歷,使他明白在國際競爭的環境下,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也催生了他想建文化場館的想法。最終在港府駐京辦積極促成下,該項目在2017年的京港洽談會簽約。
港澳台資首劇院 設計涉「歡樂今宵」
劇院在去年投入運營。原本破舊的廠房被分為三個大廳。其中1號廳被隔成兩層,按照功能分區,前台、兒童活動區、咖啡廳、冷餐區、現代音樂區;2號廳被改造成有200個座位的劇場,劇場內壁還被設計成雞蛋一樣的圓弧形,以保證國際標準的混音效果;3號廳建造了一座280噸的室內消防水箱和一個標準籃球場。
這是港澳台資在北京的首個涉文化產業劇院。整個場館設計融入了「歡樂今宵」等香港元素,包括舞台設計,劇照和海報等,頗能引起港人「鄉愁」。
文理不分家 供街舞樂器3D打印課程
如今,書法、街舞、國標、樂器、機器人編程、3D打印、無人機與火箭,諸多幼兒或青少年課外課程在這堻ㄞ鄑鋮魽C劇場並不定期邀請專業團體演出。林大倫說,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即是機械天才,又是藝術家,在這一點上,讀書成績優異的華人子弟亦有進步空間。「一個人的發展,文體方面也很重要。同時文藝和技術,應該是不分家的。文科學生應該多學些理工的東西,同樣理工科的學生,也要多接觸一些文藝。華人子弟需要有更好的團隊精神,更好的體育、文化及藝術方面進行綜合的鍛煉。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