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遊行民眾進行繪畫創作的港籍策展人莫偉康,定居北京近20年,一直關注及思考近年發生在香港的各類社會問題。他稱現時香港的反修例風波,說明年輕一代恐懼和不了解內地,社會也嚴重分化。如今內地經濟飛速發展,市場龐大,他建議年輕人可以一試到內地發展,「那埵酗@幫跟你同齡的年輕人在創業,在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明報記者 鄭海龍
生於1977年的莫偉康,赴英國讀中學前一直在香港生活。1992年他拿茪鷟侇ЁげR樓的首期湊夠學費到英格蘭讀寄宿學校。「當時有一個政策,公務員18歲以下子女可以在港府和英國各獲得一筆補貼到英國讀書。」
莫偉康說,雖選擇不是很貴的學校,但每年費用也要20萬港元,家媯鼓熄O用很快便花完了,他不得不放棄報考格拉斯哥藝術學院,於1995年回港從事平面設計工作,至2001年,投考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也開啟了和北京近20年的不解之緣。
莫偉康說,由於從未接受過內地教育,他參加了3次港澳台聯考,在2003年才得以入學。4年後畢業時,莫偉康以遊行民眾為題材,舉辦了首個個人畫展「背後」。25張畫作在開幕當日便賣出19張,莫偉康用這筆錢在北京租下一塊地,蓋起一座工作室。
此後莫偉康又分別以在遊行現場的記者和警察為題材進行創作,並在北京畫廊小範圍展示。「這兩個畫展一個叫『轉身』,一個叫『背後』。」莫偉康說,這三類人是香港遊行中的主要元素。
在他創作的畫作中,有一組唐英年僭建事件媒體租吊車採訪的現場。「我真的到過現場,畫中的警察也取材自我拍的照片。」
他說,選擇親自到現場,是因為「即便媒體再客觀公正,也是經過記者消化後呈現給我們的,是被過濾過的內容」。
除以繪畫記錄,莫偉康認為近年香港出現多次大規模遊行,背後原因是香港城市功能退化,經濟衰落使部分草根階層對未來感到絕望,「說出來可能不會有人相信,香港貧富懸殊,有很多年輕人十五六歲都沒去過港島。很多人十五六塊錢就過一天」。
但他認為,反修例事件的最大觸發點是政治議題。現在他看有關香港示威的報道,會比較「牆內牆外」的說法,「這樣才能作出獨立的判斷」。
莫偉康曾入圍香港藝術雙年展、夏利豪現代藝術比賽和新藝潮,並4次入圍亞洲藝術獎,如今他是職業策展人和藝術顧問。
談及收入,他稱雖然不如前一些年好賺和穩定,但也自得其樂。「我見證了香港的黃金時期,也在經歷茪漲a的黃金時期。」莫偉康坦言,當年定居內地,是因為能以較低成本開展事業。現在這種情G正在改變,但「內地龐大的市場,是香港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