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殘疾政策有待改善

[2019.11.28] 發表
73歲的蘇太(右)一直照顧40多歲的智障兒子(左),2019年3月蘇太驗出肺癌,要服用第三代標靶藥,惟價格高昂,醫藥費已花20萬。她稱所用藥費原用作兒子將來生活的基金。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老化,殘疾人士同樣面對老齡化,部分智障人士身體老化情况更比一般人早,殘疾長者對社區照顧、康復服務的需求亦更多。

殘疾人士老齡化概况

據政府統計處2013年數據,61.7%殘疾人士(撇除智障及器官殘障人士)為65歲或以上,達35.72萬人。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2019年4月表示,該調查已是6年前,殘疾人士老齡化愈見嚴重,批評政府無及早更新數據,難以掌握如何制定相關房屋及就業等政策。

智障人士身體機能提早衰退

現時一般政策中長者的年齡界線為65歲。據智障人士老齡化關注組,智障人士因智力障礙和自我照顧能力較低,身體機能普遍提早衰退,更有研究稱約40歲的智障人士身體機能已下降至65歲般。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彭耀宗2015年發表「智障人士老齡化趨勢」報告,發現智障人士患長期病患的比例較同齡一般人高,在30至39歲起,患高血壓、糖尿病和白內障的比例隨年齡而增加。

現時本港成年智障人士的服務主要集中於職業技能培訓和院舍照顧。智障人士老齡化關注組稱,政府的服務如庇護工場、展能中心及人手比例等都以成年智障人士為服務對象,未必符合殘疾長者需求。如智障人士身體較早退化、身體狀况轉差,或令他們不適宜接受庇護工場工作訓練。

立法會議員邵家臻2018年9月指出,對於較早出現退化或老年的智障人士,現時可說是服務真空,未有服務針對智障人士的健康需要。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2019年4月亦指出,殘疾人士老齡化愈見嚴重,兩代互相照顧漸趨困難,而政府的院舍輪候時間可長達10多年,改善社區照顧服務已迫在眉睫,應讓殘疾人士有尊嚴地生活。

◆知識增益

各地傷健共融措施

為協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及釋放生產力,不少地方設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制度。台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列明,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若員工多於34人,聘用殘疾人士的人數不能低於員工總人數3%。其他私立機構若員工多於67人,必須聘用最少一名殘疾人士,而聘用殘疾人士的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跨國企業亦可負社會責任推動傷健共融,日本時裝企業UNIQLO稱約九成日本分店都有僱用殘疾員工,企業亦協助舉辦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為義工提供制服及比賽的營運支援等。

.殘疾人士(圖)

■模擬試題

◆資料A:圖表

2013殘疾人士年齡分佈及比率(見表)

◆資料B:報告節錄(經刪改)

有關殘疾人士照顧者的調查指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2015),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於該研究中高達70%為父母,其次為兄弟姊妹,而年齡方面則有高達80%為60歲以上人士。

由於殘疾人士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有時他們未能有效地表達感受及想法,可能會出現行為問題,這不但影響照顧者的睡眠時間和質素,增加他們體能上的負擔,亦帶來不少心理壓力,尤其殘疾人士在公眾地方發生這些行為問題時,往往吸引路人的目光和注視。照顧者身負照顧的責任,可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可能間接地影響到他們的社交生活、對未來的計劃及安排。

資料來源:《殘疾人士家庭關顧者需要調查》,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2016.11

◆資料C:文章摘錄(經刪改)

政府多年來推出多項措施以改善殘疾人士的就業情况,但觀乎殘疾人士的失業及貧窮狀况未見大幅改善,究竟是這些措施不到位,還是力度不夠?作為本港最大僱主,政府理應帶頭聘用更多殘疾人士,但整個公務員隊伍之中只有約2%是殘疾人士。2012年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審議中國包括香港提交的報告,委員會便建議香港「推出平權行動促進殘疾人就業,比如將聘用殘疾人為公務員的工作列為優先事項」。

事實上,不少社福機構還有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政府應更積極聘用殘疾人士,並設立指標機制,提高公務員隊伍及受資助機構聘用殘疾人士的比例。

資料來源:〈給殘疾人士平等就業機會〉,陳章明,《明報》,2017.03.27

■相關概念

平等(equality)

無障礙環境(barrier-free environment)

共融社會(inclusive society)

■資料回應題

(1) 指出及說明資料A反映的特徵。

(2) 根據資料B,解釋殘疾人士照顧者可能面對的兩個挑戰。

◆延伸回應題

(3) 「比起其他歧視問題,政府應優先處理歧視殘疾人士的問題。」你同意這看法嗎?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通通識 第613期]

更多教育
爆point大全:經濟全球化能助發展中國家?
【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3月揭幕,2019年11月初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研討會(UNCTAD)發表報告,指出美國加徵關稅後,2019年... 詳情
漫畫拆解:居屋 配額比例
【明報專訊】◆解讀漫畫 漫畫中,大批市民在居屋計劃抽籤中高呼自己的申請編號,期望能抽中購買新一期居屋的機會。大部分市民以居屋作為置業手... 詳情
觀點與角度:4天工作有何利弊?
【明報專訊】微軟日本公司2019年11月初公布,8月的4天工作周測試,證實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四成,令每周4天工作制再次引起關注。不過,有專家指... 詳情
透視人權:少年站出來  敢於發聲
【明報專訊】不少人覺得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不應接觸和討論政治。然而,從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可見,青少年參與社會政治事務已非新鮮事。無論是香港或全... 詳情
瑞士人時間觀念
【明報專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貴重,連金錢也買不到。富裕國家瑞士,不止物質上富裕,還相當看重比金錢還貴重的時間,當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