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中國建政70年來,經歷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2010年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及社會急速發展下,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功能、節日和習俗的意義,也悄悄起了變化。
■傳統大家庭式微
根據教育局生活與社會課程教材研究及發展計劃學與教資料,中國傳統屬農業社會,家人共同耕作、生產、生活。在農業社會中,家庭規模愈大即人力資源愈多,有助提升宗族的經濟力量,也有利延續族群,故傳統上重視家庭的生育功能、家庭觀念、家庭團聚等,令家庭結構趨於龐大。
→ 趨勢:家庭規模縮小
.內地家庭平均人數(圖)
.內地家庭結構分佈 (%)(圖)
分析
家庭規模縮小是社會、經濟、文化、人口等因素共同造成。新華社2014年5月指出,內地民眾結婚年齡推遲、離婚率和不婚率上升、生育率低、人口流動等,導致家庭規模不斷縮小,例如初婚年齡推遲令青年單人戶增加、老年夫婦家庭增多導致更多二人家庭出現。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宋健認為,內地家庭規模變小有3個主因:一)現代化影響人們的觀念,個人更趨脫離家庭獨立生活,而且職業流動增加,家庭成員或於不同地方居住;二)城鎮化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市,形成「流動家庭」;三)經濟發展及住房制度改革,亦令人們有能力與家人分開居住。
■女權抬頭 兩性地位未全平等
浙江大學人文學部教授高力克撰文表示,中國社會自古建基於宗法家族制度,儒家的家庭倫理以此為基礎,形成以孝悌為軸心的等級化人倫秩序,以父權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院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以「長尊幼卑、男尊女卑」為原則。
→ 趨勢:兩性地位仍存差異
兩性家務勞動時間(見表)
分析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2018年11月表示,男女的權力關係、對傳統觀念的認同程度、人力資本多寡等均影響兩者的家務勞動時間。該院指出,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就業機會及職業待遇等因素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一直存在於中國社會;隨茠懋|經濟發展、教育普及、傳統觀念改變,兩性家務勞動時間有所轉變。根據數據,該院認為在家務勞動上,至2016年女性仍比男性承擔更多;整體而言年齡愈大,兩性家務勞動時間不平等的程度愈高。
◆知識增益
婦女權益保障法 列明內地婦女權利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實行男女平等和保護婦女政策,規定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擁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修訂憲法、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婦女權益保障法》,列明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等範疇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等。
■傳統節日漸受冷落
根據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的著作《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較重要的傳統節日有20個,其中與時令相關的有16個,包括春節、立春、元宵、中和節、上巳節、清明節、天貺節、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等。
《中華讀書報》2016年的報道稱,中國曆法主要是農業文明產物,故傳統節日主要為配合農業生產,而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父權家族制度,是中國傳統文化依附的社會結構,又為傳統節日加添孝親、祭祖、團圓等元素。
→ 趨勢:消費成節日重點
中央電視台2012年9月的網上評論指出,很多傳統節日已失去內涵,而中秋、端午等已變得以消費為主,購買食物和禮品彷彿成為節日的意義,文化內涵所餘無幾。
商務部2019年2月公布,2019年農曆新年期間全國零售及餐飲企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8.5%,綠色食品、智能家電、新型數碼產品等銷售保持較快增長,休閒旅遊、觀影觀展、民俗活動等體驗式消費也愈來愈受歡迎,全國電影票房逾50億元。
分析
《中華讀書報》指出,新中國成立後邁向建設成現代工業國家,農業生產不再是主導社會的模式,使傳統文化節日開始失去社會基礎。
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認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均令中國民間節日文化受到很大衝擊,部分甚至面臨消失。傳統節日在不斷淡化的同時,外來節日則逐漸抬頭。
中央電視台網上評論認為,西方文化「入侵」是傳統節日於中國漸受冷落的原因之一,但影響更大的是現代化及消費主義,現代化下的社會漸漸由以生產為中心轉為以消費為中心。
◆知識增益
傳統節日列法定假日 傳承傳統文化
國務院於2007年12月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把清明、端午、中秋3個傳統節日新增為法定節假日,在此之前,法定節假日中只有農曆新年是傳統節日。國家發改委解釋,將傳統節日增設為法定節假日,有利傳承傳統文化、發掘其豐富內涵、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增強全球華人的凝聚力,以及方便舉辦與節日主題相符的活動。
[通通識 第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