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首相約翰遜「新官上任三把火」,矢言要兌現2016年脫歐公投的結果,引發連串爭議,或再掀起政治擂台賽。古代中國政治紛爭同樣無日無之,以史為鑑,當權者應如何處理政治問題,值得深思。 ■時事例子 英國的難題:脫歐vs.留歐? 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51.9%選民支持脫歐,促成《退出歐盟法案》。但由於公投結果無法律約束力,不少國會議員反對脫歐,以致法案一再延期。時任首相文翠珊為爭取在野的工黨支持其脫歐協議,今年5月做出包括「二次公投」共10項讓步,惹來其所屬的保守黨強烈反彈,該黨下議院領袖更稱無法信任政府能脫歐,宣布辭職。文翠珊最終於6月辭任首相及保守黨黨魁,主張「硬脫歐」的約翰遜於黨魁投票中勝出,接任首相。 約翰遜上任後,揚言即使沒有脫歐協議也要在10月底如期脫歐。8月他宣布國會9月休會由3周延長至5周,被認為是阻撓國會討論脫歐,引發反脫歐團體、左翼組織等群起抗爭,最高法院亦裁定休會屬違法。而政治敏感的北愛地區出現暴力行為[象,英國警方9月在克雷根(Creggan)地區一項搜查行動中發現爆炸裝置;在脫歐公投選擇留歐的蘇格蘭,爭取二次「脫英」獨立公投的呼聲也愈來愈高,令英國面臨分裂威脅。 ■古代黨爭 東漢:外戚vs.宦官 東漢後期,皇帝大多早逝,新君年幼即位,由母后及外戚處理政事,形成外戚專權;皇帝長大後不甘受操控,便依靠宦官剷除外戚,導致宦官干政。外戚和宦官爭權奪利,培植黨羽排擠異己,朝政愈趨黑暗。桓帝、靈帝時期,宦官勢力愈來愈大,兩次「黨錮之禍」更迫害大量忠良。 北宋:新黨vs.舊黨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推行「熙寧變法」以期富國強兵,但因推得太急,遭不少大臣反對,引起新黨(支持變法)與舊黨(反對變法)之爭,兩黨後來更演變成派系鬥爭。徽宗在位時新黨得勢,宰相蔡京豎立「元祐黨籍碑」,列出舊黨黨人的名字和罪名。新政舊政時常交替,百姓無所適從,生活苦不堪言。 清:帝黨vs.后黨 晚清積弱,朝政腐敗,更屢遭外國進犯。光緒帝繼位後,任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戊戌變法」。但當時朝政大權握在慈禧太后之手,改革觸犯了不少守舊派的利益,最後慈禧下令軟禁光緒帝並誅殺不少他的跟隨者,全盤廢除改革。 文:黃靈傑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396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