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幾年,文憑試通識科卷一開始出現以「關注點」提問的形式,下文將嘗試拆解此類題目,並輔以例題說明。
■解題原理
日常對話中,大家應很少用到「關注點」這個生澀的詞彙,令過去部分學生處理此類題目時不幸失手。或許,同學需要先理解一下何謂「關注」。
想像一下與父母的相處,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不會以「關注」形容家長對你的態度,因為若只是過平常生活也要受到父母的「關注」,實在偏離常態。換句話說,「關注」這個概念的重點之一,在於針對特殊現象而非一般情G。
其次,再想一下,大家在哪些情G下才會惹起家長的「關注」?不正是某些範疇(如健康、財政、學業、情緒與行為等)出現了一些不妥的端倪,才會引起家長關注嗎?不過,這種「關注」僅限於疑慮,而未能證實已經出現問題,否則家長早已「直接介入」而非僅「表達關注」。因此,若以淺白的語言說明,可以把「關注點」理解為「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問題」。
■例題示範
以下用一練習題作示範,答題重點在於如何利用資料提供的線索,推論可能出現的問題。
◆資料A
有心理專家說,自拍可讓青少年突出個人形象,自我感到滿足,提升自信,並可獲取他人的認同與評價,建立與人互動溝通的橋樑,又可讓別人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增加日常交談的話題。但隨茠壎瘣C體興起,青少年把自尊建立在自拍照所獲「like(讚好)」的數目上,未必是好事。
英國曾有一名19歲青年,每天花約10小時自拍逾200次,甚至為此輟學,為減肥躲在家中半年,以求得到「理想」體型。後來,他因自拍及未能把照片修飾「完美」而患上精神病。
資料來源:綜合報章報道
◆題目
根據資料A,說明「青少年自拍行為」引發的一項社會關注點。(4分)
(見表)
文: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通識科教師 張兆聰
[通通識 第5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