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昨天(17日)起舉行「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是中國官方首次把1949年至今,從各國及拍賣會上追回或由收藏家捐贈的流失文物進行全景式展覽,其中包括目前收藏於中國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餘件回歸文物。
這批身分特殊的展品是從中國官方追回的300多批次、15萬多件文物中精選而出,不僅包括世人耳熟能詳,曾先後被宋高宗趙構、元人趙伯昂、趙孟頫及清代乾隆皇帝收藏的唐代畫家韓滉《五牛圖》,透過前蘇聯和前東德返還的《永樂大典》(中國歷史上及華夏最大的一套書,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11095冊,約3.7億字)與義和團團旗;由美國追索的王處直墓浮雕、龍門石窟佛像,以及園明園獸首、秦公晉侯青銅器等珍貴文物,也包括剛成功從日本追索回來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與兒子王獻之《中秋帖》,以及王珣《伯遠帖》,曾被乾隆皇帝稱為「三希」並建知名三希堂收藏。其中,《快雪時晴帖》和眾多的珍貴文物,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伯遠帖》被溥儀攜出紫禁城,其後不知為何流入民間,幾易其手;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齋」購得,原本答應身故後,捐贈給當時的故宮博物院,但他去世後,其子郭昭俊原本想賣給台北故宮,但因當時台灣經濟不佳,籌不出錢,郭昭俊到香港做生意,卻把《中秋帖》、《伯遠帖》抵押給印度商人,印度商人又抵押給香港匯豐銀行,1951年10月才由中國文物單位贖回,收藏於北京故宮。
2019年3月初,中國國家文物局獲悉,日本某拍賣會疑似拍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於是立即組織專家團隊對青銅組器進行研究,確認其為「湖北曾國墓葬」被盜掘後,非法出境的文物,隨即透過刑事與外交管道共同展開追索,中國國家文物局正式照會日本駐華使館,要求日本政府依據相關國際公約規定,返還流失文物,同日日本拍賣企業公開聲明撤拍青銅組器,最終促成青銅組器拍賣委託人將文物無償返還中國,2019年8月,中國完成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接收工作。
1980年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利用珍貴的歷史文物獲取暴利,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文物回歸也面臨重重障礙,中國政府力推文物回歸,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在失散超過一個半世紀後終於重聚,是流失文物回歸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文物回歸成果展」表示,中國從1949年至今,透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等方式,已成功促成300餘次、15萬餘件流失海外的文物順利回歸中國,多層次提高的嶄新階段,「文物返還」的聲音在國際上逐漸變大,文物回歸取得突破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