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的伊波拉疫情爆發近一年已釀逾1650人死亡,區內作為國內外交通樞紐的戈馬市(Goma)周日(14日)失守,錄得首宗外來病例,掀起疫情擴散的更大憂慮。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促召開委員會商議是否宣布「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PHEIC),提升國際協調控疫能力。剛果控疫一直面對監察系統不完善、民眾不信任、武力衝擊等難題,在剛過去的周末又有兩名控疫人員在家中被殺。
一名46歲牧師在布滕博(Butembo)連訪7間教會為伊波拉患者按手禱告後,7月9日有染疫初期徵狀,在家接受一名護士治療,但他在7月12日依然搭巴士往戈馬。他在途中先後經過3個檢疫站均使用不同化名呈報,似為隱瞞病G和身分。到周日早上抵達戈馬市,他發燒求醫,周一早上送返布滕博,至昨天不治。當局追蹤到搭同一巴士全車18名乘客及司機,周一給予接種疫苗。該市有逾3000名醫護人員接種了疫苗及受過訓練,準備控疫。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周一在討論防備應對伊波拉的日內瓦聯合國高級別會議上,稱戈馬為「通往地區和世界的門戶」,這宗病例「可能改變這波流行病的遊戲規則」。他表示為此將再召開委員會會議,商議是否宣布疫情為「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從而爭取更大國際幫助。該委員會已三度拒絕宣布,受到許多公共衛生專家抨擊。
近200萬人的戈馬市是北基伍(North Kivu)省會,處於非洲3個湖泊之一的基伍湖北岸,距鄰國盧旺達邊境僅一公里,是該區域國際航空、渡輪、長途巴士的總匯站。鄰國烏干達已有3宗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感染病例,兩人死亡。盧旺達已在戒備。接壤的南蘇丹更遠沒有控疫能力,亦令專家非常擔憂。
剛果民主共和國自去年8月1日宣布爆發伊波拉,已造成2489人受感染,迄上周六1665人死亡;東北部有700萬人口的北基伍省為重災區。傳染病學專家相信疫情始於去年5月,但因為本就欠缺監察疾病機制,而當時該區的醫護衛生人員為爭取欠薪罷工等問題,以致延誤通報。
近一年間,控疫情G始終不理想。資源緊絀,許多社區居民又拒受治療或接種疫苗,醫護工作人員且常受敵視、恐嚇。從1月起,已發生198宗相關襲擊,導致醫護人員及患者7死58傷,包括一名世衛流行病學家斃命;最新兩宗分別發生於7月13日、14日,兩人遇害。
英國國際發展大臣施達偉(Rory Stewart)昨促七國集團成員出錢支援。
伊波拉病毒可藉體液傳播,能引起腹瀉、嘔吐、出血熱和死亡。上次2013年至2016年的西非伊波拉大爆發,導致逾1.13萬人死亡。(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