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年2月下班繁忙時段,港鐵列車於金鐘站駛往尖沙嘴途中發生縱火案,釀成1死18傷,當中患妄想症的涉縱火者燒傷不治,死因庭昨繼續聆訊。主診精神科醫生表示,死者確診妄想症後10年,病情均受控,直至2016年底也沒有再出現幻覺和暴力傾向,並形容對方「好有禮貌、好合作」。死因裁判官質疑死者在醫生面前「做戲好叻」,引述其妻證供稱死者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並形容這類病人猶如「行緊麍絳u」。 死者張錦輝(終年60歲)的醫療紀錄顯示,死者自2007年在東區醫院覆診精神科,當時有暴力傾向,曾郃鄐l頸部。2012年起擔任其主診醫生的鍾沛然表示,死者於2007年確診妄想症,曾幻想政府和前同事想害他,更幻想有人殺死其兒子,但入院治療後病情受控,直至2016年11月會見醫生時,也沒有再出現幻覺和暴力傾向。 稱妻未陪診 不知家中表現 鍾形容死者病識感「非常好」,知悉自己病情,又準時覆診和每月打針藥,「好有禮貌、好合作」,跟進其個案的護士及社工也沒有察覺他有異樣。死因裁判官高偉雄質疑,死者在醫生面前「做戲好叻」,因其妻供稱死者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甚至轉差。鍾沛然回應稱,死者可能於案發時壓力較大,而其妻從未一同應診,醫生不能知悉其家中表現,而醫生不會強制病人家屬一同應診。高官形容,這類精神病人猶如「行緊麍絳u」,或隨時令市民受害。 高官續問,能否估計死者案發時是否受精神病影響。鍾沛然稱,無得到相關案件資訊,若死者於案發時提起妄想情G,有可能是病情復發,誤以為其他人會傷害他。死者在縱火案發日即2017年2月10日沒如期打針,護士曾3次致電也不獲回應。 由2013至17年初跟進死者的社工黃佩菁供稱,死者有賭博欠債、家人關係疏離等問題,子女亦知道父親欠債,令家庭經濟拮据,但他未能戒賭。死者每月需歸還3000至4000元欠款,令他未能「畀家用」,讓他感到緊張。 社工:前月會面無自殘傷人想法 黃佩菁表示,每3個月會見死者一次,其精神情G維持穩定,她亦不時電話聯絡其妻了解情G,但不記得妻子有否投訴死者精神狀態轉差。兩人於2017年1月底最後一次會面時,死者沒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對於妻子想離婚,其反應是「唔可以唔接受」,只是擔心住屋安排,不認為他有負面情緒。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974/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