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大學「打卡」 問題何在?
【明報專訊】早前內地客到香港及日本的大學「打卡」,引起熱議。記得之前香港法庭也曾成內地客的景點而成為新聞,近年這種情景亦衝出中國,每逢內地長假期世界知名景點都迫滿中國人。但放下嘲諷細想,除了人數差別,舊一輩港人的外遊方式不也是以拍照為樂?那與其說是國情,更與文化環境有關。
相比近代西方文明重視開拓探險,重視傳承的中國人確實愛拍照留影多於體驗;與此相應的是,內地近年出現大量4A、5A景區甚至夾雜地域鬥爭的「申遺熱」,熱烈打造景點——當然也不乏文化淪為噱頭的例子,開封不停仿造宋朝建築,真古蹟繁塔、延慶觀反被嫌棄;今年五一更有「除了人都是假的」安徽5A八里河景區成國人熱話。當中的關鍵,在於中國對旅遊的理解。
傳統重同化 旅遊不在異文化
早在明清,中國已有旅遊產業。不同於現代旅遊重視感受異文化,當時的人熱中名勝,西湖、泰山等地常常擠滿人,更有指南、器具與導遊,重視短途的舒適與娛樂,把旅遊視為純粹消費。這固然有其文化背景:在早早大一統的古中國,國策宣揚同化,異文化並非什麼珍貴之物,以至廣袤的漢族地域文化差異不大,自然難有體驗的樂趣。而明清庶民經濟崛起,亦令享樂重視效率多於品味,因而旅遊集中於知名山水古蹟,正是現代旅行團的前身。
歷史上也並非沒有像背包客般享受遊歷的人,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並不容易。要麼像司馬遷累世為官、王士性藉外放之機遊玩尚可支撐行旅,否則如李白、杜甫很快就在途中散盡家財;又或苦行如遠赴印度學法的僧侶、遊至跛腳的徐霞客,絕意功名亦無妨風餐露宿。但對有茈肣p之累、只想暫離煩囂的平民而言,如此瀟灑並不實際。
中港台遊客熱中「打卡點」
固然中國新近崛起,旅遊方向未有大變,長假國內知名景點大排長龍已是常事,近年還出現「網紅城市」,「閃遊歐洲團」、「大學鴨仔團」更令外國媒體驚訝;不過在早已發展的香港與台灣,近年宣揚看似擺脫「到此一遊」的自由行,還是熱中於秘境與潮點,各式旅遊攻略也慣以打卡熱點作招徠,享受包裝出來的文化氛圍多於理解當地人文意義,未見得走出旅遊「點」的特性。
若從日常生活觀察,似乎又正常不過。每有潮店潮點或限時活動,中港台皆愛湊熱鬧打卡,去年喜茶登陸沙田與早前大型藝術品COMPANION仰臥維港的人潮洶湧畫面不斷重複,「男友拍照技巧」更是網上常見話題。甚而每頓較豐盛的飯都「手機先食」,foodporn早成外國熱話。這種狂熱程度,遠非全球打卡現象足以解釋。
有人說這是張揚自我的個人化年代,也有人說現實太苦悶荒誕,唯有追尋小確幸。但當大家的「集郵」都大同小異,而數年前內地人為買奶茶排上三四小時被視為奇聞,到今天在香港重現,到頭來什麼才是荒誕?
■文化解碼
被知名景點埋沒的古蹟
曲阜。周公廟
- 世界遺產「三孔」遊人如鯽,景物與表演卻頗重包裝味,反而相距不遠的周公廟莊嚴肅穆,雖非世遺卻更加古樸——事實上周公才是魯國的主人。
麗江。白沙古鎮
- 同屬世遺,大研、束河與白沙的待遇完全不同:大研(麗江古城)最商業化,束河雅致受文青歡迎,白沙古樸訪客寥寥,卻唯此地能看到本地真正的面貌及東巴文。
廣州。南越王墓
- 老廣州人所共知的古蹟,卻不如廣州塔、越秀公園或珠江夜遊受外地人歡迎。這堿O廣州歷史的原點,更是少見的完好西漢遺[,現列於「世遺預備名單」。
香港。李鄭屋漢墓
- 近年流行說本土,舊區風情成為熱潮,沙中線掘出宋元古物亦受關注,最古的李鄭屋漢墓卻乏人問津,人次長期在全港博物館排尾二,不到香港歷史博物館二十分之一。
圖:葉雨舟、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3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