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前日開始在溫哥華出席引渡聆訊後,被外界認為是中國政府當作反制措施的加拿大人謝倫博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也「碰巧」於同一天在出庭上訴。上訴庭法官主持了這場4個小時的審訊後,沒有當庭判決。
謝倫博格的上訴聆訊,是在孟晚舟聆訊結束後不到5個小時就開始。他的辯護律師張東碩表示,其當事人在庭上做了一個「非常明確和完整的自辯」。張東碩稱:「他在法庭上說,他作為一名遊客來到大連,並沒有犯下販毒罪。」
謝倫博格因涉嫌參與販毒活動,試圖將222公斤的甲基苯丙胺(冰毒)藏於輪胎內走私去澳洲,於今年1月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死刑。此前﹐遼寧高院宣布要對這名已被判15年監禁的被告進行重審。
未即時判決顯不欲加深兩國爭拗
觀察家認為,此次上訴庭審沒有立即對謝倫博格作出判決,表明中國希望避免進一步加深與加拿大的分歧。
中國政府對孟晚舟的被捕感到憤怒,要求她立即獲釋﹔但加拿大堅持要走司法程序後,中、加關係陷入了幾十年來的低谷。
在過去的5個月堙A中國當局拘留了2名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斯帕弗(Michael Spavor),指稱他們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此外﹐還判處謝倫博格和另一名加拿大人范偉死刑。加拿大向中國出口的油菜籽和豬肉等農產品,也面臨一系列障礙;同時,還對加拿大多位部長提出的對話要求置之不理。
不過﹐昨日的上訴聆訊明顯有異於之前的兩次出庭,中國方面採取了不尋常的步驟,就是禁止外媒旁聽,理由是法庭內的座椅不夠。而在此前的審訊中,外媒都獲邀參加。
前兩次上庭,第一次是法官宣布重審,第二次是法官宣布改判,從原有的15年監禁改為死刑,而整個過程才花了1個多小時。
昨日的上訴聆訊結束後,一大群人從法院走出來,集體登上兩輛在外等候的公車巴士離去。這些導致法庭座椅「不足」的人群,沒有一人透露自己的身分。
多國外交官與記者被拒門外
唯一獲准出席的是加拿大使館官員,而捷克共和國、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挪威、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等國的外交官也和媒體記者一樣,都吃了閉門羹。事後加拿大外交官拒絕發表評論。
昨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一份簡短聲明稱,聆訊已經休庭,法庭將選擇另一天或另一段時間來宣判。張東碩表示,延遲的決定意味茠k院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審查雙方提出的論點和證據,包括對謝倫博格的自辯應該如何看待。
中國法律沒有規定法院作出判決的固定期限,在死刑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必須首先進行審查,這一過程不涉及公開聆訊,但允許被告和律師提出辯護。
加拿大外交部發言人Guillaume Berube在一份聲明中稱:「加拿大仍然極為關注中國選擇實施死刑,這是一種殘酷和不人道的懲罰。加拿大已要求並將繼續為謝倫博格尋求寬恕。」
現任阿爾伯達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加拿大前外交官卡爾佛特(Phil Calvert)認為,中國政府將昨日的聆訊處理得如此低調﹐正表明中國目前不打算令他們與加拿大的爭端升級。
但中國當局仍擁有隨時宣布判決的權力。「它就像是一支懸掛在謝倫博格頭上的劍,而且還籠罩茈[、中關係。」總理杜魯多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均討論了康明凱和斯帕弗的問題,表達了加拿大會竭盡全力爭取這兩人獲釋。但總理辦公室沒有向外界透露兩人談話的內容。
本周較早時候,外交部長方慧蘭表示,加拿大方面仍在努力促成一個國際同盟,以向中國政府施壓。昨日出現在謝倫博格審判庭外的多國外交人士,可被視為加拿大爭取外交同情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