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虛擬實境(VR)科技不單可用於打機,還可應用於學習寫文章。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2300萬元,啟動「觸境生情」虛擬實境語文教學計劃,讓中學生利用VR接觸生活圈子以外的風景人情,助他們寫作有更多取材。 中大獲2300萬推計劃 12校參加 「觸境生情」計劃為期3年半,共12間中學分兩階段參加,預計參與學生有7000人次,每所參與的中學可獲一部360全景高清相機、45個VR眼鏡、45部手機、1部充電車及相關技術支援。中大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主任莊紹勇說,該計劃針對以廣東話學習中文的學生,而與坊間其他VR教學系統不同之處,在於教師可按學校需要自行製作VR照片及影片,應用在文本閱讀及寫作上。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是參與學校之一,該校副校長陳志堅說,學生生活經驗不足,令他們描寫景物時力有不逮,「觸境生情」計劃利用VR科技,可讓學生接觸生活圈子以外的風景人情,令寫作取材更豐富。他舉例,2017年中學文憑試中文作文以「足印」為題,根據同年閱卷員報告,考生常依照套路寫作,提起「足印」只聯想到沙灘、親情等,取材刻板。他認為過去教學茩宣本ˍ盲g操練,忽略培養學生觀察力及文化內涵,因此學生只能靠自己僅有的知識發揮。該校中文科教師曾笥湲亦說,礙於課堂時間及空間所限,未能帶學生到實地考察,令學生的描寫能力不夠細膩。 學生:VR不能取代實地考察 莫慶堯中學中三學生賀佩儀曾用VR科技,體驗於深水黥憡哄A並寫了一篇文章。她說,看過VR照片和影片後,對俗稱「棚仔」的欽州街布疋小販市場留下深刻印象,她在VR影像中深入觀察棚仔如何殘舊,並將之融入文章,令她在寫作上更得心應手。賀同學認為VR體驗不能取代實地考察,例如影片中不能顯示燒味店的氣味,但VR令她對該區更感興趣,觸發她在課後實地再遊一次深水鶠C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