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昨日宣布,自1991年成立、有28年歷史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民研),今年6月將正式解散,原有架構將完全脫離港大,成為獨立新機構「香港民意研究所」,現任計劃總監鍾庭耀將繼續領導新研究所的工作,並會向公眾籌募經費啟動,料日後民調項目會減少。港大昨否認決定與民研過去牽涉的政治爭議有關。港大教職員會則質疑校方藉機解散民研。
擬眾籌600萬 其後自負盈虧
港大學術人員退休年齡為60歲,現年61歲的鍾庭耀昨與港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夏偉立(William Hayward)召開記者會,鍾庭耀說兩年前已開始與院方商討民研計劃未來路向,自己去年7月與社科院延長合約一年,但自己今年未有再提出延約。他表示從港大退休後會繼續以兼職或榮譽教授身分在港大任教,自己對於民研脫離港大的心情是「無怨、無恨、無悔」。他又說,新研究所將向公眾籌募600萬元作啟動資金,其後希望自負盈虧,強調研究所將繼續堅持誠信和質素,不會受經濟和政治壓力影響,「不會為五斗米而折腰」。
社科院長:鍾退休民研難延續
被問及港大為何不保留民研,夏偉立解釋,鍾庭耀離開港大後,港大便很難延續民研,鍾亦表達希望領導新研究所,若社科院延續民研,將與研究所和前同事形成直接競爭,這樣並不合理。夏偉立續說,院方會繼續與新研究所合作。
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質疑,校方是不滿民研經常展示對政府的負面評價,便以鍾庭耀退休為藉口將之解散,強調即使鍾退休,社科院亦有責任為計劃尋找繼任人,而非解散。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自佔領運動後,政府與大學管理層已有「默契」,減低大學公民參與,相信港大不希望鍾庭耀再以港大名義做民調(見另稿)。
民研成立至今做了逾1800項民調和研究,多年來跟進特首民望和港人身分認同等議題,不時遭建制派抨擊,民研亦曾牽涉政治風波,包括2000年特首辦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被指透過港大管理層干預民研,令時任校長鄭耀宗下台(見表)。對於民研脫離港大後會否面對更大壓力,更難籌募資源,鍾庭耀未有評論。
公司2月註冊 14員工可過渡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年2月已註冊為有限公司,5月4日將正式運作,7月1日將舉行首場公眾活動。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研究所現有兩名董事,包括鍾庭耀及身兼公共專業聯盟和香港民主促進會成員的高德禮(George Cautherley)。
鍾庭耀說,新研究所需要社會在資源上支持,希望延續特首民望等定期研究項目,惟這些項目一直自費進行,若日後經費不足,只能「酌量進行」,但強調「會堅持到最後一天」。他補充,計劃現有14名全職員工,若員工願意,他希望員工可悉數過渡至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