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務委員會否決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全部方案,引發極大迴響。民建聯昨提出私人條例草案,修訂現行《醫生註冊條例》,海外醫生包括內地醫科畢業生只需在醫管局工作滿5年,即可免試獲正式註冊,自由選擇在公私營醫療執業,是近日坊間提出增加引入海外醫生方案中門檻最低的一個。該黨認為引入醫生不應有門戶之見,否認「中門大開」,期望10月向特首提交草案。多個醫生組織反對草案,有組織恐方案激化中層醫生流失。方案亦未獲立法會跨黨派支持。
民建聯昨以本港公院處於「生死危急邊緣」、解決人手短缺不能慢為由,提出修訂《醫生註冊條例》的草案,建議海外醫生在醫管局工作滿5年,並獲僱主證明表現滿意,即可根據《條例》第14條獲「正式註冊」資格,即可自由在公私營醫療機構工作,不設考後綑綁公院年期。
稱不應門戶之見 醫局可調聘用門檻
與團結香港基金及民主黨近日提出的建議比較(見圖),民建聯的建議最寬鬆,包括認為不應有門戶之見,可引入內地醫生,相信醫管局可調整聘用門檻,與醫委會為質素把關,惟醫管局中人不認同說法(見另稿)。團結香港基金的免試建議最接近民建聯草案,但基金要求醫生來自全球前50大醫學院,而民主黨建議免試只適用於指定名單的專科醫生。民建聯稱方案7個關卡(見圖),包括建議醫管局設半年試用期,合約期間要獲評表現滿意才可續約及申請正式註冊。
指質疑屬「轉移視線」 貶低內地醫
對於有意見質疑免試為引入內地醫生,以及便利達官貴人家庭團聚,民建聯葛珮帆反駁,上述言論屬偽命題,「唔夠人拗時拎出來轉移視線」。她指出,民建聯草案非僅限港人子女,「任何國家都有質素高及質素低的醫生」,有關說法是間接貶低內地醫生,任何符合資格的醫生都可來港。民建聯蔣麗芸則解釋,建議免試因工作數年的專科醫生若要考執業試,需花較多時間溫習,無法專注醫管局臨H工作;葛珮帆形容專科醫生考試是一種「羞辱」。
醫生組織憂激發中層流失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執委馬仲儀直指方案「不可接受」,認為方案企圖打散醫管局現有關卡,即海外醫生需獲中期專科資歷,或會引入無專科資格的內地醫生,激發中層醫生流失。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贊成民建聯的方向,稱若海外醫生在港不獲正式註冊,難以吸引留港服務;內地有500多間醫學院並非「間間都差」,只要確保質素,「不是內地醫生不可來港」。
工聯自由黨同意方向 泛民批難保質素
擬提出另一私人條例草案的民主黨黃碧雲批評,民建聯草案十分粗疏,未能有效保證海外醫生質素,民主黨會繼續研究提出私人條例草案。
工聯會麥美娟同意增加醫生供應的方向,但該黨需討論再決定是否支持。自由黨張宇人相信該黨對草案不會有很大意見,並說同意以任何方案讓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郭家麒指出,醫管局非學術評審機構,無能力評核醫生的專業資格,批評草案邏輯古怪。
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表示,歡迎各界對醫生人手短缺的議題有建設性意見,當局需仔細研究每一個可行的方案。醫管局表示,支持任何以吸引海外醫生加入公立醫院,並有助紓緩人手短缺和工作壓力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