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氣候變化愈演愈烈,天文台預料今年全年氣溫偏暖,新界地區更有機會達到40℃高溫。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表示,夏季氣溫上升,若較人體溫度(37℃)高,會令人體散熱速度減慢,身體機能較差的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會較易引發各種「熱病」,如中暑、暈眩及昏厥,無疑會增加急症室壓力,暫時難料具體影響。 他又指出,近年有不少市民在夏季酷熱日子行山中暑送院個案,令醫院急症室承受額外壓力,更有可能有生命危險,呼籲市民要適可而止。 適當補充水分 減少戶外活動 鍾浩然表示,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需要透過流汗將熱力帶走,以免因體溫過高影響身體機能。若本港夏季持續升溫,對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較為不利,但只要適當補充水分及減少戶外活動,仍可避免引發各種由炎熱引發的疾病。至於在戶外工作人士,則應工作一段時間就稍為休息及補充水分,若有熱病徵狀如頭痛、疲勞及心跳,不應繼續工作。市民若要出外活動,亦要適可而止,「不用去到40℃,不少市民在烈日下行山,又無帶足夠水,在這樣情G下中暑,隨時有生命危險」。 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指出,全球暖化是惡性循環,本港天氣愈熱,市民耗電愈多,變相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令氣溫繼續上升。若要減排,個人必須節能,政府則應採用更多可再生能源發電。 他認為,政府在規劃新界新發展區的樓宇佈局時,應引入通風廊,以紓緩熱島效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