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視光師申報長者醫療券金額4年增19倍,去年達7.6億元,部分申請一宗已逾4000元,港府計劃加強監管,建議為長者使用視光師服務的醫療券金額設上限,每人每兩年最多用1000元,包括檢查和眼鏡費等。視光師團體表明反對,憂影響長者護理;關注病人組織亦憂減低醫療券使用彈性。
衛生署指出,醫療券申報總金額於2015至2018年間升逾兩倍,至28億元;同期視光師申報金額升逾19倍,至7.6億元。
視光師申報所佔比例由2015年的4%,升至2018年的27%(見表),約5%視光師申報個案達每宗4000至5000元。食衛局昨指出,正就醫療券計劃檢討,本月公布結果。
社協:長者「無購物無檢查」
至去年底,有697名視光師登記參與計劃,執業地點共2723個。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指出,一名視光師會與多店合作,常有長者投訴想做白內障和青光眼檢查,眼鏡店要長者先選眼鏡,才安排視光師到店檢查,「未聽過有長者可以完全不購物,只做檢查就走得,無購物無檢查」,令醫療券本末倒置。
4個視光師組織代表昨與食衛局官員面會,當中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詹振邦會後稱,局方指視光師申報金額升,大額交易比例高,擬因此設限,每名長者每兩年1000元為上限,包括檢查服務、眼鏡、藥水等。詹說公營醫療無提供視光服務,數據反映長者對私營視光服務需求,質疑交易額升,不足成為規管理據。
陳沛然:未堵買花膠奶粉漏洞
該協會卸任會長鄭偉澤亦稱,部分眼底、視網膜檢查需逾1000元,若醫療券設限,會令長者要自掏腰包。詹振邦指局方「雖想解決少數害群之馬的問題,但好馬壞馬一起管,好馬日後也難幫助長者」。
連瑋翹亦不贊成設限,因會減低長者使用醫療券的彈性,促衛署主動巡查大額交易和「放蛇」,並應提供每項服務市場平均價供參考,亦要加強教育長者。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初步同意設限,但認為單靠這措施不足堵塞漏洞,如「買花膠、買奶粉」問題,需加強懲處和阻嚇。
衛署:計劃曾撤視光師資格
衛生署回覆查詢時稱,2015至2019年1月底接獲253宗醫療券投訴和情報,涉懷疑詐騙、不當申報、收費問題等,以西醫、中醫、視光師及牙醫為主,已發41封勸喻或警告信,11宗取消發款、取消13人的資格,包括視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