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藍黃色的排球在半空旋轉,球場兩邊肢體殘疾的選手早已放下輪椅,邊坐地邊追球,再用雙手托起「輕排球」。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有見肢體殘疾人士團體運動項目較少,為他們引入重量較傳統排球輕和大的輕排球運動。該系去年的研究亦發現,殘疾人士連續參與為期15周的坐地輕排球後,可減少體脂和提升心肺耐力,同時提升心理健康。 浸大引入 球大滯空長增來回球 研究團隊去年5月邀請了40名18歲或以上、平均約48.9歲的肢體殘疾人士參與研究,其中23人每周做兩節坐地輕排球運動,每節90分鐘,持續15周,其餘17人為對照組。結果發現,有參與輕排球的殘疾人士,皮脂厚度較對照組平均薄約2.94毫米,在持續推動輪椅的心肺耐力測試中,推動距離亦較對照組平均長約126.59米。至於生活質素方面,參加輕排球者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得分亦分別較對照組高約15.57分和12.21分(100分為滿分)。 浸大體育及運動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梁家文表示,輕排球「個球大點輕點,在空中時間長一點,即是打波時會開心和興奮些,因為會有多些來回球,不會一打對方便死(失球)」 。而球身較輕,托球時手也不會太痛,過程亦相對安全。 學者盼租場增彈性助推廣 朱潤明約1歲確診小兒麻痺症,導致下肢乏力,現近60歲的他雖然一向有參與輪椅馬拉松和游泳等個人運動,但較少參加團體項目,「原來個人和團體運動有所不同,輕排球很講合作,有前排後排,交球時真的要剛剛到位」,又認為打球時可動用上身、腰部等肌肉,訓練手腳協調能力。 浸大體育及運動學系教授鍾伯光表示,現時康文署使用場地的準則較死板,「想訂羽毛球場打輕排球,可能會跟你說,羽毛球場只給你打羽毛球」,期望政府日後出租場地時更有彈性,推動輕排球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