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過年習俗不同 餃子年糕祈福互通
【明報專訊】春節之際,南北各地傳統習俗不同再次成為話題。東方文化中,求安祈福恭祝發財卻各地互通。只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年糕。有報道說,中國人過年求財運南北卻大不同。
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堙A除夕夜要全家圍爐,除了吃團圓飯之外,南北方餐桌上的必備菜肴還有地域之分。原來,北方人的餐桌上一定要有「餃子」(水餃)、南方人則吃「年糕」,其意義均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夠發財。
據台灣東森新聞報道引述中國官方媒體採訪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指出,餃子大約來自唐朝的西域,是一種帶餡的面食。宋代稱「角兒」,有不同的內餡,尚屬點心一類。到了元代改稱「匾食」,明朝也是一樣,並開始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吉祥食品。「匾食」進入明代宮廷被稱為「水點心」,清代稱點心為「餑餑」,除夕包水餃,叫「煮餑餑」。
據報道說,以前過春節的餃子內餡大致分為羊肉白菜餡,通稱「葷餃子」;豬肉青韭、菠菜餡,通稱「大餡兒混沌」;乾菠菜白肉湯餡,通稱「湯餃子」;各種油炸素貨加白菜拌成的素餡,通稱「素餃子」。隨荇犮N演變,如今餃子內餡的種類也愈來愈多。
據羅澍偉提到,餃子成為北方除夕的「標配食品」,一方面因為餃子本身味美,中國民間有「餃子就酒,愈喝愈有」、「好吃不如餃子」等說法。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餃子具有「文化象徵意義」,餃子是時間的象徵物,新舊年度的時間交替在午夜子時,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吃餃子表示辭舊迎新,除舊布新。
加上後人賦予餃子「更歲交子」之義,「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當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還象徵荂u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
專家介紹說,年糕則取其諧音「年年高」之意,因此,南方人在除夕有必吃年糕的風俗。羅澍偉表示,年糕的樣式也很多,顏色更是不少,特別是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金銀財寶,寓意新年發財,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