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時期文物何去何從向來是敏感議題,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承諾向法國前殖民地歸還文物,令議題再成焦點。有報告主張歸還文物,讓前殖民地重新擁有完整歷史文物,但亦有專家認為,主張全面歸還者或對文物的歷史有誤解,例如認為所有文物都是強奪而來的贓物,無視背後牽涉複雜的文化交流,此外未必所有文物的原主均希望取回文物,或有條件將之保護周全。專家認為前殖民地宗主不應僅僅將文物歸還了事,而應研究與原主合作保存文物,並教育後人相關歷史。 曾斥殖民主義 馬克龍稱還貝寧文物 馬克龍曾形容殖民主義是「反人類罪行」。他2017年上任後到訪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期間,亦聲言非洲的遺產「不能僅留在歐洲私人收藏和博物館堙v,並委託法國歷史學家薩瓦(Benedicte Savoy)及塞內加爾經濟學家薩爾(Felwine Sarr)研究文物處理問題。該報告主張,殖民時期文物不論是否掠奪而來,均不能與殖民主義的歷史罪行分割,唯一應有的行動就是盡快修定法例,落實大規模歸還文物,馬克龍未幾宣布向西非國家貝寧歸還26件由法國軍隊於1892年掠奪的文物,引起關注。 不少曾遭受殖民者侵擾的原住民紛要求歸還文物,例如復活節島的原住民代表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160年前遭盜取的摩艾石像,比利時的非洲博物館去年翻新重開時亦招民眾示威,要求館方向前殖民地歸還文物。德國政府去年5月亦首次公布殖民相關文物館藏的處理準則,助當地博物館研究文物來源與歸還安排。德國文化部長格魯特斯說:「殖民時期在德國人的記憶文化埵V來是盲點,重新審視這些文物的源由是德國對前殖民地的責任之一。」劍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總監托馬斯(Nicholas Thomas)上月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人們對博物館藏往往存有兩大誤解,包括認為館藏的殖民時代文物都是偷盜掠奪所得。托馬斯指出,文物歷史遠較所想複雜,例如部分文物是探險家與取得互信的原住民以物易物得來,亦可能是當地領袖給歐洲訪客的外交餽贈。 乏設施處理 原主未必關心文物 另一誤解則是原主均希望歐洲各國歸還文物,或認為現時條件適合讓文物「回家」,但許多國家政府對文物保育漠不關心,以至博物館設施簡陋,缺乏妥善處理文物的條件。此外亦有其他原因成接收文物的障礙。澳洲原住民長老兼考古學家威廉斯(Shayne Williams)曾指出,雖然對原住民來說,被英國探險家庫克(Captain Cook)奪去的文物等同國寶,但他憂慮歸還會令原住民家族互相爭奪物權。喀麥隆人類學家思奎(Paul Nchoji Nkwi)更直言非洲政治動盪,不利保存文物,「目前應讓文物留在原處」。 面對反殖浪潮,托馬斯相信博物館可與前殖民地合作,藉由「出借」文物,或提供金援與培訓,協助安頓歸還的文物,以利文化交流及反思歷史。尼日利亞知名藝術家奧貝博爾(Enotie Ogbebor)便主張,貝寧青銅器部分必須歸還尼日利亞,但其餘可在海外著名博物館與別國文物共同巡迴展出,成為世界了解貝寧歷史的橋樑。雖然有論者斥「出借」文物為無視文物不當源頭的藉口,不過托馬斯認為,歷史文物是全球共有的人文價值與歷史的體現,思及公眾利益,部分文物「不能亦不應歸還」,相比直接歸還,「博物館可做的事還有更多」。明報記者 羅睿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