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香港同類建築體現政治語言
香港並不乏採用粗獷主義風格的建築,例如舊政府總部及1950至1960年代的政府建築物、位於中環的大會堂、舊蘇屋h,都是粗獷主義的建築。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的原威爾斯親王大廈,多少亦受到粗獷主義風格影響。
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昨向本報表示,當年殖民政府政治上有意識地在公共建築營造樸實風格,結合政府施政務實的形象,成為一種強烈的政治語言。
樸實風格結合施政務實形象
粗獷主義自英國興起,除了混凝土外露外,黎雋維指出適應熱帶氣候的元素亦是粗獷主義的特色之一,部分原因是當年倫敦建築聯盟學院曾有不少來自熱帶國家的人求學,他們回國後研究如何應用這風格設計時,就加入這元素。新加坡面臨強拍主角之一的「黃金坊」中間設有大平台,加強通風功能。
然而香港要保育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並不容易,黎雋維指出,香港的評定古蹟準則以年份為主,因此相對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蹟而言,這些戰後建築相對「年輕」得多,令它們評定時得分不高。不過,他認為年輕的建築對香港城市發展脈絡,以至對全球建築歷史發展的研究而言都很重要。
黎雋維指出,相對新加坡,香港的保育意識較好。就他接觸過的新加坡建築界學者,大多表示保育多限於學者之間的討論,而香港由於攙雜關於殖民時代的討論,保育引起較多討論,來自公民運動的壓力也較大。
他提醒,社會大眾倘攙雜戀英、戀殖情意結的話,會令評估建築物的歷史價值方面失焦,對保育而言並非好事。明報記者 曾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