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 1至7段
(2) 8至10 段
(3) 11至12段
(4) 13至15段
答題策略:(見表)
(2)B
答題策略:有關問及「感受」的題目,文章未必有直接表達情感的字眼,考生必須嘗試體會細味語調中的情感,如內文「我咬咬自己的食指,唷,真是痛的,是真的」,正是一般人抱疑求真時的典型反應。
(3)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刻劃在故里遭遇到的人、事、物,作者對當地一切都感覺熟悉;下啟作者意識到當地生活缺乏思想自由,令期望中的親切變得陌生,不可信任。
答題策略:有關問及文章句子的「結構作用」,多要求考生略加說明,切忌徒背誦結構作用的用語,必須作清晰及恰當的說明,例如回答「承上啟下」,必須清晰說明承接上文什麼的內容大意,再開啟下文什麼的內容大意。
(4) 「想哭」是因為失望,對於期望中故鄉人情濃厚,卻發現人人失去發聲的自由,舅舅甚至曾被清算,社會環境氣氛也變得單一,只能「接受枷鎖或是接受催眠」,不能接受其他意見;「想笑」是因為嘲笑自己天真地「千盼萬望的親切」,發現對祖國的憧憬是不切實際。
答題策略:問及多於一種感受的題目,考生宜分別獨立分析各種感受,不宜混為一談,例如本題目宜將「哭」、「笑」各自分析。
(5) (1)行動
(2)寫表弟送行時「赤著足」、「撐著早成了灰色的破黑傘」,以表弟不怕艱辛的行動刻劃他的熱情。/ 寫親人「找來了九斤馬蹄粉,兩盒藕粉,強要我帶回給香港的家人」,以親人積極的行動刻劃他們的熱情。
答題策略:寫作技巧的用詞必須準確,例如「行動描寫」不能寫作「動態描寫」;另外須注意說明例子如何符合該寫作技巧的特色,例如回答「行動描寫」必須說明例子中刻劃主角怎樣的舉動。
顧問教師:關力年 - 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喜愛細閱散文,享受每隔一段時間再品嘗同一篇小品,總會感到前所未有之趣味。
[語文同樂 第3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