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流失海外百餘年的圓明園青銅「虎鎣(音同瑩)」重返中國,國家文物局劃撥國家博物館「虎鎣」入藏儀式昨日舉行。「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此後一直由其家族收藏。今年4月底,「虎鎣」在英國被拍賣,並以41萬英鎊價格成交,境外買家拍下後將文物無條件捐贈給中國國家文物局。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虎形裝飾而具重要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相關資料顯示,「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此後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境外買家無條件捐贈 今年3月底,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青銅「虎鎣」即將在英國拍賣的消息引發國內外輿論關注。4月11日,該文物以41萬英鎊價格在英國成交。4月28日,中國國家文物局收到英國相關拍賣機構負責人郵件,稱青銅「虎鎣」境外買家希望將文物無條件捐贈給國家文物局。9月21日,國家文物局代表團會同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組赴英開展實物鑒定,包括科技檢測在內的鑒定結果均顯示:青銅「虎鎣」符合西周晚期青銅器基本特徵。11月23日,青銅「虎鎣」安全抵達北京。 在周代,「鎣」是一種盛水實用器具,類似於今天的水壺。據國家文物局介紹,「虎鎣」稱呼,主要依據其流管、器蓋上的楫窸y型。「虎鎣」蓋內鑄銘四字:「自作供鎣」,通過X-ray探傷分析,「虎鎣」保存完整,未見明顯的後世修復痕跡,墊片清晰,布局合理。 據悉,近年來,國家文物局不斷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歸的多種途徑,逐步建立綜合使用外交斡旋、協商談判、執法合作、司法訴訟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模式,成功促成了30餘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歸中國,其中圓明園鼠首兔首、秦公晉侯青銅器、大堡子山金飾片等重要文物已先後入藏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為宣傳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原則理念、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揮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