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器官面對藥費收入損失
渥太華家籲加大財政資助
【明報專訊】渥太華一名孝女計劃向母親捐腎,卻發現因相關藥費和損失的收入,而將面對重大財務障礙。該家庭說,若捐贈者獲得更佳的財政支援,相信能鼓勵到更多人活體捐贈器官。
克拉夫特(Kielli Kraft)表示,母親於2016年被確診古巴斯捷氏症候群(Goodpasture's syndrome),以致其母親每約8.5小時就要洗腎一次。該種罕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其中抗體攻擊肺和腎臟,導致從肺及腎功能衰竭出血,每200萬人中約有1人染恙。
在獲知輪候器官捐贈要排長龍後,克拉夫特立刻決定自己捐出一個腎臟。
35歲的克拉夫特在燈飾陳列室任職售貨員,她表示自己沒有病假或津貼。她曾計劃申請僱員醫療保險,但獲悉只獲得部分報銷,不足以彌補處方藥物費用及其他開支,而她在手術後需要休息長達3個月。康復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視乎捐贈者過往的醫療紀錄。
克拉夫特說﹕「基本上,我當下已決定,為救母親性命,我不惜申請無薪休假,……但在財政上,實在有點困難。」
克拉夫特的母親溫蒂(Wendy Kraft)在位於巴哈文(Barrhaven)的住所表示,她亦覺得,有需要加大力度支援捐贈者。
安省衛生廳2007年成立一個基金,透過計劃補償活體器官捐贈者(PRELOD)的開支,以紓緩因捐贈器官帶來的財政壓力。該基金由延齡草生命遺澤網絡(Trillium Gift of Life Network)管理,向活體捐贈器官人士部分自付開支以及手術後失去的入息進行報銷,而據延齡草生命遺澤網絡網頁,只有當其他收入來源已「使用和用罄」,該計劃才會提供入息損失補助金。
克拉夫特指,她無法申請補助,因為她有僱員保險,儘管她明知那不足夠。
目前其友人透過網上籌款,紓緩部分財政重擔。克拉夫特流著淚說﹕「我因此感激不盡。現在,我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去做手術」。
手術定於明年1月24日進行,但克拉夫特稱,若前面有人取消,可能手術會更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