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黃河之水天上來」,被視為「全球最大的氣象控制工程」,中國的「天河工程」計畫將在青藏高原上空製造人工雲,每年製造約50億立方公尺「天上來」的降雨、補充黃河水量。6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登場的第十二屆珠海航展,讓「空中南水北調」可望付諸實現的「天河工程」衛星模型,即將首度亮相。
天河衛星總指揮劉偉亮指出,「天河工程」配套的衛星火箭,交由中國航太航太科技集團八院總研製,目前已正式啟動。計劃2020年先完成「天河一號」衛星首批雙星發射,進行「天河工程」的應用示範;最終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屆時與地面設施系統,共同建構「天地一體」的空中水資源開發、應用總體作業格局。
人工調控水汽傳輸
「天河工程」乃是源自「天河理論」,2016年由中國科學家、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院士的研究團隊發現、提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將其稱為「天河」。中國三江源地區的上空,存在來自西印度洋、東印度洋、雲貴高原、中亞等傳輸過來的水汽通道,讓空中雲的資源具有可觀的開發潛力。
王光謙研究團隊提出的「天河工程」,透過科學分析大氣中的水物質分布與輸送格局,採取新型的人工干預技術,實現不同地域間空中水資源與地表水資源的調控利用。
「天河工程」將讓三江源地區展開每天24次的衛星監測、繞行,為建構「一帶一路」水汽傳輸的「空中走廊」,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援。
實現空中南水北調
天河衛星總設計師朱維表示,「天河一號」衛星為低軌低傾角衛星,採用八院的SAST-ML1公用平台,配置承載微波溫濕度計、降雨測量雷達、雲水探測儀等。
微波溫濕度計可以精準探測大氣溫度、濕度垂直分布,獲取空中雲水資源的分布情況;降雨測量雷達可監測降雨的三度空間立體分布,雲水探測儀則針對三江源地區的大氣雲圖、地表環境特徵。
國際媒體曾報道,近70年來,中國已有2.7萬條大小河流乾涸;以2016年9月為例,甘肅省即有600萬人遭受旱災,損失農作物價值5億美元,解決北方的乾旱問題已成當務之急。
「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可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增加降雨量,中遠期目標為每年「空中南水北調」、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公尺,約350個西湖的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