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李白之前已有酒,李白之後酒更多。李白不能無酒;酒,亦不可缺了李白這個知音啊!
文憑試中文科文言經典就有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那是獨飲之歌;而文學科課文亦選取了李白的〈將進酒〉,是流傳千古的勸酒名篇。可見,文學沒了李白,多寂寞;李白沒了酒,大概也同樣寂寞吧!
一生的忠實伴侶
雖然李白也曾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但酒,始終是李白一生須臾不離的忠實伴侶,無論身處何方,地位如何,或喜或憂,或悲或愁,總會留下與酒興會之作,且看他〈月下獨酌〉組詩中的其他詩句: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獨酌〉(其二)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月下獨酌〉(其三)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月下獨酌〉(其四)
以上可見,酒,對李白而言,除了可驅愁忘身,讓自己取樂「開心」之外,簡直是可通會大道,融合自然的瑰寶。
助消愁妙筆生花
再看〈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不惜千金換美酒,因為酒之於李白,是助人生盡歡消愁之物,也是讓他妙筆生花,一瀉千里,忘世「成仙」的催化劑。不是嗎?有詩聖杜甫之言可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生活反思
除了李白,陶淵明、蘇軾等都是我國歷史上愛酒的名人。再如劉伶,為了避世免禍,一生以酒為伴,嗜酒如命,放浪形骸,人生頗見消極。反之書聖王羲之與其時名士於會稽山蘭亭聚會,曲水流觴(酒杯),酒酣興起,揮毫成篇,寫下了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誠為千古文人之間樂於傳頌的韻事。因此,試想想,人生或成或敗,是在器與物?還是在心與神?
作者簡介: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
文:袁漢基
[語文同樂 第338期]